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备.pdf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备.pdf

ID:57405009

大小:1.0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8-19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备.pdf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备.pdf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备.pdf_第3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备.pdf_第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五单元(复备)共计12课时港沟河东小学傅锦芝教学内容:教材76——94页。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包括《古诗两首》《雷雨》《最大的“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学习目标:▲1.认识37个字,会写45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古诗、诗歌)背诵指定的古诗或诗歌,感悟

2、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请,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3.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4.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性趣。★5.能写观察日记。★6.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在识字方面,难度不大。写字方面,对大多数要求会写的字,能自己进行书写,个别难写的、容易出错的教师要进行指导。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有限,教师要引导他们阅读相关书籍,拓宽知识面,了解自然现象、自然景观。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方法

3、措施: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位美感。2.鼓励学生拓宽视野,阅读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3.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实物投影、生字词卡片、指南针、课件。课时安排:17古诗两首2课时18雷雨2课时19最大的“书”2课时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语文园地五4课时共计12课时17古诗两首教学内容:教材第76-79页内容。教材分析: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

4、的热爱。后者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绝句》是一首七言绝句,合辙押韵。短短20个字,就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了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而又自然和谐的景象。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体会春天的美好景色。学习目标:▲1.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准“瀑、紫、岭”的读音,指导“银、窗”的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注意引导学生读准诗歌的节奏,感受这两首诗歌不同的旋律与优美的

5、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图文对照,感悟诗意,反复诵读,体会诗情。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学情分析:学生对古诗并不陌生而且也有了相当量的积累,熟悉很多古诗的作者及他们的名诗佳句。虽然如此但古诗毕竟不同于现代文,对于一个二年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相当有难度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春景的诗句,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体会春天的美好景色,再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含义,使朗读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

6、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课前准备:教师:生字卡片.课件或插图,适合读诗配乐的音乐资料。学生:收集曾经读背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望庐山瀑布》第二课时:学习《绝句》第一课时课时数:1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复习导入。1.教师启发:唐代大诗人李白被世人尊称为“诗仙”,他写的诗想象丰富,气魄雄伟,意境瑰丽神奇。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李白的诗。现在有哪位同学能背一两首给同学们听呢?2.指名背诵李白的诗。3.刚才同学们所背诵的诗,有的是我们曾一

7、起学过的,有的是同学们自己从课外书上学来的。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李白的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板书:望庐山瀑布【设计意图:教学伊始,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李白的诗,通过吟诵一首首优美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李白的喜爱之情。】二、解读课题。1.大家齐读课题。2.来讲课题的意思?(“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生答)一说到瀑布就想到高山,从高山陡峭的地方,水流倾泻下来,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山前。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庐山在江西省,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很多人都到那里去游览。)唐朝大诗仙李白50岁左右隐居

8、在那儿,写下了这首诗赞美瀑布的诗。【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