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PPT课件.ppt

呼吸衰竭-PPT课件.ppt

ID:57411901

大小:543.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8-18

呼吸衰竭-PPT课件.ppt_第1页
呼吸衰竭-PPT课件.ppt_第2页
呼吸衰竭-PPT课件.ppt_第3页
呼吸衰竭-PPT课件.ppt_第4页
呼吸衰竭-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吸衰竭-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第八节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于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客观指标: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O2<60mmHg,或伴有PaCO2>50mmHg。定义概述(一)按动脉血气分类:Ⅰ型:PaO2<60mmHgⅡ型:PaO2<60mmHg+PaCO2>50mmHg(二)按发病缓急分类:急性、慢性分类一、急性呼吸衰竭心肺功能原来正常,但由于某种原因出现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迅速导致缺氧

2、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病因(1)窒息:淹溺、气管异物、误吸(2)中枢障碍:电击、脑炎、脑外伤、药物麻醉、中毒(3)神经肌肉疾病: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有毒气体,氧中毒,严重肺感染,胃内容物吸入,肺挫伤,严重的非胸部创伤,脂肪栓塞、重症胰腺炎,大量输血,体外循环,DIC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drome是在多种原发病的发展过程中继发的,以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肺水肿,采用常规吸氧治疗难以纠正其低氧血症的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病死率5

3、0%。发病机制1、渗透性肺水肿的形成:(1).创伤、脓毒血症、急性胰腺炎、理化刺激或体外循环等情况下,出现了内毒素脂多糖(LPS)、C5a、白细胞介素-8(IL-8)等因子。(2)刺激多形核白细胞PMNs、单核巨噬细胞、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使之在肺毛细血管内大量聚集、移行到肺间质、移至肺泡腔。(3)释放炎症介质,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渗透性肺间质、肺泡的肺水肿。(4)PMNs呼吸暴发和释放其产物是肺损伤的重要环节。Ⅱ型肺泡上皮受损因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和活性降低,使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导致肺顺应性降低,功能残气量减少,肺泡即易塌陷,发生弥漫性肺不张,

4、广泛的微肺不张,形成右至左的肺内分流,肺内分流量的明显增加。2、微肺不张和肺内分流量增加症状:1、起病急剧而隐袭,多在原发病后1-3天内发生,常为原发病所掩盖,极易误诊,易与肺部感染或右心衰混淆。2、发热:多见脓毒症及脂肪栓塞引起的ARDS。3、呼吸频数(>28次/分)呼吸窘迫;4、咳血痰或血水样痰。5、缺氧症状:烦躁不安、唇和指(趾)甲发绀越来越明显,缺氧不因吸氧而改善。临床表现体征呼吸急促而困难、发绀肺部早期多无罗音,如原存在呼吸道疾病时可闻及捻发音,偶有哮鸣音。病情发展,湿罗音逐渐增多。实验室检查PaO2下降<60mmHg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

5、有助于ARDS的早期诊断呼吸指数PA-aDO2/PaO2>1判断ARDS的指标。早期因过度通气,PaCO2<30mmHg或更低,晚期因组织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加重PaCO2升高,表明病情加重,预后不良。胸部X线征象1.X线胸片显示清晰肺野,或仅有肺纹理增多模糊,提示血管周围液体聚集。2.毛玻璃样。3.肺部浸润阴曩大片融合,乃至发展成“白肺”。1.具有可引起ARDS的原发疾病2.急性起病(12到48小时)3.呼吸系统症状:呼吸频数(>28次/分)或(和)呼吸窘迫,普通给氧不能纠正。4.胸部X线检查:可正常或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或斑片状或融合成大片阴影5.动脉血气分析异常:低氧

6、血症,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时,PaO2<8kPa(60mmHg);PaO2/FiO2<200mmHg6.肺动脉楔压<18mmHg诊断标准心源性肺水肿 急性肺栓塞 张力性自发性气胸 肺不张鉴别诊断ARDS治疗原则:1、应积极治疗原发病。2、改善通气和组织供氧(PEEP)。3、注意体液平衡。4、控制感染。5、糖皮质激素。6、氧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7、血管扩张剂。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二、慢性呼吸衰竭在原有肺部疾病的基础上,逐渐出现的肺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综合征。(一)气道阻塞性疾病气管支气管痉挛、炎症、肿瘤、异物通气不足PaO2↓PaCO2↑病

7、因(二)肺组织病变肺炎、重症肺结核、COPD肺气肿、肺水肿肺容量、通气量、有效弥散面积↓、V/Q失调PaO2↓或/和PaCO2↑(三)肺血管疾病肺血管栓塞、毛细血管瘤、肺梗死肺动静脉样分流PaO2↓(四)胸廓病变气胸、胸腔积液、外伤通气减少PaO2↓(五)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和呼吸肌疾患脑血管病变、脑炎、脊髓灰质炎等呼吸中枢抑制、呼吸动力下降通气不足PaO2↓发病机制(一)缺氧、CO2潴留的发生机制1、通气不足,常产生Ⅱ型呼衰正常人肺泡通气量4L/min,PACO2=0.863×VCO2/VAPACO2PAO2PACO2PA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