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教案).doc

自相矛盾(教案).doc

ID:57428569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7

自相矛盾(教案).doc_第1页
自相矛盾(教案).doc_第2页
自相矛盾(教案).doc_第3页
自相矛盾(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相矛盾(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相矛盾》教案(绿色、红色不读)一、导入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而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请你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一个成语吗?(课件1、2)我们会发现这些成语都出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这么多的寓言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的特点吗?对了,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

2、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简单地说“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课件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自相矛盾》。(课件4)二、认识“矛”和“盾”在题目中出现了两个事物,一个是“矛”,另外一个是“盾”。同学们可以根据课文的插图来猜一猜,什么是“矛”什么又是“盾”。矛就是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课件5)盾就是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保护自己的盾牌。(课件6)“矛”的特点是锐利,“盾”的特点是坚固。(课件7)三、韩非与《韩非子》《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是韩非所写,我们再来了解

3、一下韩非。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人)。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所写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课件8)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韩非子》这部书。《韩非子》这部著作是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因此这本书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

4、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课件9)四、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简单区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韩非子的寓言《自相矛盾》,这则寓言与我们之前所学的寓言有所不同,之前所学的寓言都是白话文,而这篇课文是文言文。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而白话文,浅显通俗,在语言上,生动、泼辣、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表现力。(课件10)读懂古文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中的注释。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个词、每

5、句话的大概意思。实在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外界的各种力量来进行理解。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整个故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五、指导朗读并用自己语言讲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课件11)接下来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练习朗读,读准字音,掌

6、握好节奏,注意断句。老师相信大家都读通顺了,那你能借助课文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课件11)讲述故事时要把这些问题交代清楚:故事的主要人物、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六、课文内容好了,我们一起来交流,我们知道《自相矛盾》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楚国人。课文的第一句话是“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这里的“楚人”就是“楚国人”。这个楚国人在干什么呢?他在卖“盾和矛”,这里的“鬻”就是“卖”的意思,这个“者”在这里是“……的人”。这句话整体就是“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课件12)他是如

7、何卖“盾和矛”的呢?我们在课文中找一找。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誉之曰”“誉”,夸耀;“之”,这里指盾;“曰”,说;“誉之曰”的意思是夸耀他的盾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你能用自己的话替这个人夸夸他的盾吗?“吾”,我,我的;“之”,的;“坚”,坚硬,坚固;“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又誉其矛曰”是什么意思?(那个人又夸耀他的矛说。)(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你能用自己的话替这个人夸

8、夸他的矛吗?(“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我们来看一下,他先夸自己的(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