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童年的水墨画 .doc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童年的水墨画 .doc

ID:57461262

大小:8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2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童年的水墨画 .doc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童年的水墨画 .doc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童年的水墨画 .doc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童年的水墨画 .doc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童年的水墨画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童年的水墨画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1.认识“墨、染”等6个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会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背诵《溪边》。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回忆各自的童年趣事,讲给大家听,一起分享快乐。2.播放歌曲《童年》。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习生字、词语。(1)字

2、音。染(rǎn√ yǎn) 碎(suì√ cuì)“浪、爽”是后鼻音,“染、溅”是前鼻音。(2)字义。染,出示演变过程,字本义:①用染料着色;②感染,沾染。组词:染绿、耳濡目染。碎,字本义: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形近字:翠、醉。(3)字形。指导书写“染”。“染”是上下结构的字,“九”上不加点。指导书写“碎”。提示最后一笔出头,但不要写到“从”上。指导书写“爽”。注意笔顺,最后两笔伸展支撑整个字。指导“墨、染、碎、爽”在田字格中的书写。(4)理解词语。梳妆:梳洗打扮。清清爽爽:清洁凉爽。3.巩固生字,会读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2.朗读课

3、文,入情入境地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3.本课包括三首小诗,分别是《溪边》《江上》《林中》。看到这三个题目,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发言。师:是的,都写出了童年生活的场景,分别是溪边垂钓、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的场景。四、学习《溪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不懂?预设(1):生: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是啊,这是为什么呢?大多数学生同样不明白。师点拨:我们如果联系上文读一读,也许某个词语或者某个句子会给你灵感呢!自己试着联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生:老师,我从诗句“钓竿上立着一

4、只红蜻蜓”知道一个小孩在溪边钓鱼;从诗句“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知道小孩钓上鱼来了,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师:谁给大家读一读?要读出儿童的欢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预设(2):生:老师,我不明白“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句诗。平时我们的人影都是黑色的,为什么这里人影给溪水染绿了呢?师:这位同学能够联系生活经验来思考,很值得大家学习。刚才我们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了最后一句诗,现在大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联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生:默读、思考。生:老师,我从诗句“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知道溪水很绿,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里也变成绿色的了。师:为什

5、么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呢?你觉得这里哪个字用得最好?好在哪里?同桌交流。生:“染”字用得最好。这样把溪水当成人来写,就把溪水写活了。生:这样写让人感觉溪水好像魔法师一样,特别神奇!师:谁给大家读一读这美丽的景色?个别生读。师:多美的想象啊!大家体会得真不错。你还知道了什么?生:老师,我从诗句“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前面写溪水和人影是绿色的,这里写蜻蜓是红色的,颜色特别漂亮!3.多么富有生机的画面啊!谁给大家读一读?一定要读出景色的美丽、儿童的快乐。自由读、个别读。4.师范读,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自由交流。思考一下,作者写孩子们快乐钓鱼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景

6、呢?师总结:写景突出了“平静”的特点,为什么一定要突出“平静”呢?联系《小儿垂钓》一诗体会孩子们钓鱼的专注和钓上鱼后的欢乐。5.师总结:《溪边》一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儿童垂钓的场景。整首诗的描写既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静的转换。前四行描绘的情景是澄清碧绿的小溪,映出依依的垂柳,映出钓鱼的孩子以及钓竿上静静立着的红蜻蜓。最后两行展现的是鱼钓上来后,鱼儿蹦跳和孩子手忙脚乱的情形。-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检查生字、词语。2.说说溪边的场景。这节课,我们来看江上的场景。二、学习《江上》。1.《溪边》写儿童在溪边钓鱼,那么《江上》写的是什么场景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联

7、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自学《江上》。2.出示自学提示。(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江上》写的是什么场景?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3)《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交流:师:《江上》写的是什么场景?生:游泳。生:戏水。师:你们觉得哪个词更好?生:(异口同声)戏水!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生:都是写儿童的。生:都写了童年的快乐。生: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不同点呢?生:《江上》没有写景色的美丽,只写了儿童戏水的欢乐情景。师:如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