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找拱形|教科版 (10).doc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找拱形|教科版 (10).doc

ID:57468059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23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找拱形|教科版 (10).doc_第1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找拱形|教科版 (10).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找拱形|教科版 (10).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找拱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紧密联系,生物体构造中存在着拱形结构。过程与方法:能识别生活中的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等弧形结构的物体,并通过联想、推理与实验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学情分析】《找拱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四课。本单元体现的是“设计与技术”的理念,这也是韦钰院士修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时所大力倡导的理念。学习本课

2、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拱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承受压力的特点及其分析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弧形结构的设计并分析这样设计的道理;寻找生物体的拱形形状,并分析对它们自身有什么重要意义。【教学准备】完整的和剖成对半的乒乓球若干个;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瓶若干个;安全帽、篮球等;若干根相同的拱形条。【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1.

3、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圈,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2.学生做游戏。3.学生试着对游戏中的现象做出解释二、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拱形的力量》,拱形结构在承载重力时,有什么特点?2.我们把拱形组合起来,它的承载压力会怎么样呢?师演示,学生猜测3.小组实验:不同拱形组合的承载压力三、研究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的特点1.观察演示把几个相同的拱形拼成一个圆顶形。这样的形状科学上又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叫“圆顶形”。2.提问:圆顶形与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试着解释圆顶形承载压力的特点。3.观察

4、实验分析。(1)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乒乓球的软硬。(2)估计一下,把3个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看微视频)(3)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试着解释一下圆顶形承受压力的特点。(4)提问: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4.出示整个乒乓球: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5.比较:圆顶形的半个乒乓球与球形的乒乓球的坚固。6.提问:球形与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试着解释圆顶形承载压力的特点。7.我们还能找出哪些类似拱形受力特点的形状?揭题

5、:找拱形四、塑料瓶形状的分析1.谈话:看来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出示塑料瓶)这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塑料瓶,它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2.观察研究:(1)观察塑料瓶上部、中部、底部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2)分别用力把塑料瓶各部分压凹下去,感觉用力的大小。比较哪里最硬,哪里最软?这是为什么?(3)观察剪开的塑料瓶,瓶壁厚吗?瓶壁还有那么坚硬吗?(4)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五、生物体中的拱形1.不仅我们身边的事物中运用了拱形,我们身体中,一些生物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哦!2.

6、阅读资料3.从资料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这些拱形结构对我们(动物、植物)有什么意义?六、小结1.研究了拱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2.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一起学习科学,运用科学。【板书设计】:找拱形拱形承载压力大产生外推力圆顶形承载压力更大不产生外推力球形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