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时 认识毫米教案.docx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时 认识毫米教案.docx

ID:57471996

大小:54.2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3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时 认识毫米教案.docx_第1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时 认识毫米教案.docx_第2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时 认识毫米教案.docx_第3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时 认识毫米教案.docx_第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时 认识毫米教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时 认识毫米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时 认识毫米【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例1、例2及第35页练一练。【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毫米,以及用“毫米”作单位测量、估算物体长度的过程。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3.积极参加测量活动,丰富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的发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明确毫米和厘米间的关系,知道1厘米=10毫米。【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实际测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刻度尺、1分钱硬币。学生准备:橡皮一块、刻度尺、练习本。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操作活动,

2、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指明学生回忆或与学生一起交流: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1米等于多少厘米。让学生说一说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并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在学生回答时,用PPT课件出示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2.师引导:我们一起回忆了以前学习过的长度单位,现在就来测量一下自己的橡皮的厚度吧!要求先估计一下橡皮的长、宽、厚分别是多少,再测量并填表。估计值测量值长度宽度厚度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全班汇报交流:说说你在测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3、或发现了什么。生1:我的橡皮长度3厘米多一些。生2:我的橡皮厚度不到1厘米有的学生大胆地猜测出了毫米。师:3厘米多一些,多了几格?或者还差几格是4厘米?厚度不到1厘米,差几格是1厘米?那么这些数据怎么表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二、教学新知(一)认识毫米。1.师:毫米到底有多长呢?实际上1毫米并不难找,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尺子上,只要我们细心就能找到它,仔细观察尺子的哪些地方是表示毫米的。提示学生:可以从尺子“0”刻度一段开始找,也可以在尺子中间找。学生先自己找,然后交流找的结果。结合橡皮长度并不都是整厘米数和有的厚度不到

4、1厘米这些情况,引出“毫米”,以及“毫米”在测量中的作用和字母表示。2.教师介绍毫米的意义和字母表示。3.提出“1毫米有多长”的问题,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提出“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的要求,先让学生自己数,然后交流数的结果。4.让学生自己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了解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然后,指导学生用手捏住1分硬币,另一只手轻轻抽出,了解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是1毫米。学生自己测量1分硬币,了解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也可以写作1mm,读作1毫米。(二)探究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5、提示学生从尺子上探究一下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仔细观察尺子的刻度,想想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了方便,数的时候用笔指着数。同桌之间交流,然后全班同学汇报。生1:我发现1和2之间有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生2:我发现7和8之间有10个小格,也是10毫米。生3:我发现每个1厘米之间都有10个小格,都是10毫米。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究出1厘米等于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三)实际测量。1.让学生再次测量自己橡皮的长、宽和厚度,并用准确的结果表示。2.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度,并记录下来。3.测量一本练习本的厚

6、度。4.估测一摞纸有多少张。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四、总结提升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汇报。五、布置作业相关习题。【板书设计】认识毫米毫米可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作1毫米,读作1毫米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本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亲身体会1毫米的厚度,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对他们的认知进行检测,进一步巩固了“毫米”在他们脑海中的影像。[不足之处] 在交流的过程中个别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这样可使单调的内容变得生

7、动、有趣,学生的思维也活跃,只有让学生切身体会了,才能领悟得更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