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琥珀(1).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琥珀(1).docx

ID:57481033

大小:18.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4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琥珀(1).docx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琥珀(1).docx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琥珀(1).docx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琥珀(1).docx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琥珀(1).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琥珀(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琥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我们理解作者合理的想象。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想象的。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识出示琥珀图片,生动描绘琥珀的样子。(设计意图:加深对琥珀样子的认识,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二、穿越时空: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1.科学家是怎样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的

2、,请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段落。2.自由读1—14自然段,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都知道了什么?(形成分为几个阶段?再抓住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捕捉文本信息。让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3.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松脂球、化石)4.形成松脂球、化石分别在哪些段落呢?找出来。(松脂球2—11自然段化石12—14自然段)5.播放琥珀的形成过程。同学们想看琥珀的形成过程吗?认真观察后要复述的哟!(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对琥珀的成因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这样有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利于复

3、述。)6.同桌互相复述,看谁说的好。三.我是科学家:了解琥珀形成所需要的条件。今天老师想让大家当一回科学家,愿意吗?今天科研的主题是:研究琥珀形成所需要的条件。1.(课件)我是科学家“松脂球”科研组、“化石”科研组,你们分别读一读,议一议,研究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并完成表格。松脂球形成的条件需要条件理由化石形成的条件需要条件理由(设计意图:以“科学家”的身份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有更深的,更科学的了解。)2.科研组分别汇报交流,师相机板书。3.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提出汇报要求:我会读:有感情地朗读自

4、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我会演:动手表演写得精彩的部分,可以加入自己的语言,自由发挥。(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表演,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体会科学家们丰富的想象力。)4.生汇报,师随机出示重点句子,引导体会科普小品语言的生动与准确性。5.这块琥珀的形成是科学家推测出来的,这样的想象依据是什么?(在海滩上发现的,推测出大水淹没森林,松脂球淹没在沙石里,逐渐形成化石;二从琥珀的样子可以想象它们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6.师小结:想象要合理,要以现实为依据。四、体会写法课前,同学们读了《黄河象》一文,你能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5、吗?(课件):《黄河象》一文的写作顺序是:先讲,再讲,最后讲。《琥珀》这篇课文,作者是先讲,再讲,最后讲。(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体会科普小品的不同写法,为拓展训练做好铺垫,同时体会语言的准确与严密。)五、拓展延伸1.出示“柏抱槐”图片,学生欣赏。2.想象说话。《黄河象》这篇课文,科学家根据黄河骨骼化石的样子,推测出它失足落水时的情景。《琥珀》这篇课文,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出它形成的过程。我们再当一次科学家,推测一下柏抱槐的原因,要做到想象合理。(设计意图:学习仿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力,为写简单的科普小品做铺垫。

6、)六、作业(二选一)1.写一篇关于“琥珀的自述”的科普小品。2.写一篇关于“柏抱槐”的科普小品。板书设计:琥珀形成松脂球(松树、炎热、巧合)形成化石(时间之长、地质变化、陆沉水漫、海沙掩埋)被人发现----科学价值教学反思: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并不算难,如何在这样一篇科学小品课堂中积累语言有效交流、培养想象和创新,提高写作能力、激发探索兴趣是我教学设计中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读懂文本,想象文本,深化文本内涵,走出文本,真正了解到琥珀的形成过程,感受到事情发生的巧妙,

7、达到“精读训练”的目的,并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体会科普小品的趣味性。其次,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学习,让生在轻松快乐中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我是科学家”更是激发了他们自主研读文本的兴趣,及参与积极性。使孩子们在合作学习中再次达到“精读感悟”的目的。拓展迁移既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尊重与热爱之情。当然这节课中也有缺憾:学生在汇报时,汇报的内容零散,不能汇总提炼后,精简汇报。老师的评价语不够精准,有的评价语指导性不强,有待于不断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