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二首_教案.doc

【冀教版】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二首_教案.doc

ID:57498632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25

【冀教版】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二首_教案.doc_第1页
【冀教版】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二首_教案.doc_第2页
【冀教版】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二首_教案.doc_第3页
【冀教版】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二首_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二首_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古诗二首《望洞庭》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3、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难点:对“两相和”“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板书“洞庭湖”:你们领略过它的美景吗?2、让我们来游览一

2、番(播放课件)。相机请去过的同学做小导游简略介绍。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欣赏“月夜图”时,请学生尝试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如: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月光如水、皓月当空、月明星稀、风清月朗……二、学习古诗(一)知作者1、板书:刘禹锡、望。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指板书)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2、关于刘禹锡,你们了解多少?(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乌衣巷》《陋室铭》。)(二)明诗意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刘

3、禹锡所吟诵的景象中去。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汇报读,正音。3、小组竞赛形式朗读古诗,指导评价。4、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诗句内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5、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6、全班交流诗的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7、重点把握:“两相和”——〉湖光与秋月之“和谐”。这是水月

4、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银盘青螺”──自然之美。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三)悟诗情1、播放背景古乐,学生自由练读,想象画面,读出韵味,感受意境。2、读着诗句,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3、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请读出这种感受。

5、三、背诵全诗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2、指名背诵。四、拓展延伸1、同学们,描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些诗句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刘禹锡本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现在,给大家见识两首同题诗(课件出示),我们来对比诵读一番。题君山题君山(雍陶)(方干)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2、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歌颂者无数。回家后,请感兴趣的

6、同学收集一下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我们找个机会再来交流。五、布置作业1、收集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2、默写《望洞庭》,可配画。望天门山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理解古诗的意思,抓住“断、开、回、来”等词语感受天门山山水的雄壮浩荡,感受诗人心中的豪迈激情,激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 3、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用“借景抒情”的方法理解古诗,感受诗人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文的意境美和形象美。 难点:理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动态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

7、学们,古诗就像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优秀的诗作就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望天门山》。(板书课题)二、分析题意师:“望”是什么意思?生:看,在远处看。师:望天门山是什么意思?生:站在远处看天门山。过渡句:那么诗人李白究竟在天门山望到了什么?又是站在哪里里望的?就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4页,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三、初读古诗,初悟诗意师:下面同学们读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读清爽,读通顺。(1)矫正字

8、音:中断、楚江、至此、青山、孤帆;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断、楚、孤、帆,师带生在田字格的练习纸上补充诗句(2)指读古诗过渡句:古人作诗讲究有板有眼、有韵律,所以我们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3)出示幻灯片,指导按节奏朗读。过渡句:有人说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