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官学制.ppt

封建社会的官学制.ppt

ID:57574981

大小:4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8-27

封建社会的官学制.ppt_第1页
封建社会的官学制.ppt_第2页
封建社会的官学制.ppt_第3页
封建社会的官学制.ppt_第4页
封建社会的官学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封建社会的官学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封建社会的官学制度总体线索(从原始社会到1862年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线索)1.以六艺教育为标志,形成有国学与乡学、大学与小学之分的西周官学制度;2.以私学发展为载体,形成儒、墨、道、法等各家教育思想争鸣的春秋战国教育;3.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开始读书做官时代的汉代经学教育4.形成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开始与科举制度现结合的隋唐教育制度;5.以书院为学术活动中心,推动教育理论取得进展的宋明理学教育;6.反对理学、批判科举、提倡实学的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教育思潮封建社会的官学制度一、文教政策二、选士制度三、最高学府四、专科学校五、地方官学六、教育管理一、文教政策

2、汉:汉初“与民休息”;汉武帝:“独尊儒术”唐宋:“三教并用”宋:“重文轻武”元:推行汉法、重教兴学、勉励儒学、崇尚理学的政策。明:“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清:“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二、选士制度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清:科举制三、最高学府西周:大学春秋战国:稷下学宫汉:太学魏晋:西晋:国子学,规定官员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方能入学。(学校的等级制)隋唐:国子学宋:国子监,国子学。元:蒙古国子学明清:国子监稷下学宫办学指导思想: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管理上门户开放;礼贤下士太学专经教学;经学教育重师法、家法;教学内容为今文经学垄断;注重自

3、学与考试。宋朝中央官学的特点在教育对象上、身份品级的限制明显放宽;创办了一些新类型的学校,如武学、小学等;宋代国子监具备教学与管理的双重职能;施行“三舍法”的考试制度;教育经费有一定的保障。四、专科学校汉:鸿都门学:一种专门研究文学和艺术的专门学校。(首创专科性质的学校)隋唐:唐朝的律学、书学、算学、医学宋:武学:宋朝最早设立的专科性质的学校。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元:医学、阴阳学明:医学、阴阳学、武学清:算学馆、俄罗斯文馆。五、地方官学汉:郡国学校魏晋:地方学校不兴宋:地方官学制度建立完备元:社学。设在农村地区、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教学的一种蒙学性质的学校

4、。明:儒学和社学清:儒学(府学、州学、县学)、社学、卫学地方官学制度建立完备(1)设置提举学事史主管地方教育行政机构(2)实行三舍法(3)教育经费来源多途。六、教育管理汉:政教合一,由太常管理。隋唐: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完备宋: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完备。中央:国子监,国子学。既是教学机构,又是管理学校的机构。地方,设置提举学事司,专门负责各州、县学的教育行政机构。元:设置集贤院明清:中央行政国子监,明设儒学提举司,后建立提督学校官,清朝地方行政设提督学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