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花同申凤梅.doc

李玉花同申凤梅.doc

ID:57578682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7

李玉花同申凤梅.doc_第1页
李玉花同申凤梅.doc_第2页
李玉花同申凤梅.doc_第3页
李玉花同申凤梅.doc_第4页
李玉花同申凤梅.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玉花同申凤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做好一件事,读懂一个人,我用了七十年作者:李玉花2010年7月20日前夕,应中国越调网之邀前往周口参加纪念申凤梅大师逝世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得知全省的越调名家和全国的越调戏迷将齐聚周口,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第一,可以与多年未见的越调同行相见;第二可以与全国的越调戏迷面对面,见见总是在电话那头关心越调、关心我的戏迷朋友们;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十五年后,我再一次踏上周口的土地,与我日夜思念的恩师申凤梅再一次亲近亲近。我同申凤梅大师是同乡,我们两人的村庄相隔八里地,我六岁登台从艺伊始,便是和申凤梅大师同在临颍县七里头

2、戏班,年长我九岁的申凤梅,便向亲人般关爱我这个孩子。那个时候,申老师有吃的总是想着我,闲的时候带着我玩,并没有“铁喉咙”凤梅的架子,有的只是亲人般的温暖。可以说我登台从艺近70年,与申老师相识也有近70年。1948年,我13岁,在樊城越调剧团我已开始与当时的越调名角金凤楼、申凤梅搭班唱戏、同台演出。那时的师徒传承全靠徒弟偷学师傅的艺术,而在台下申老师却毫无保留的教我唱词,给我说表演,带着我认识角色,分析人物。可是,我并没有拜申凤梅为师,我也不是她的徒弟,她能这样,更多的是她有着与人为善品质,对艺术毫无保留,

3、对新人无私关爱的情怀吧。这也时刻刻影响着我到现在,只要遇到想学戏的演员,无有师徒之分,同视为学生,哪怕遇到想学戏的戏迷我也认认真真的教好每一句戏。甚至有时还有外地的戏迷通过电话,让我教他唱戏,对此钟爱越调的戏迷,我乐此不疲。1956年,首届全省戏曲汇演,当时作为商丘地区代表团演员,我同张秀卿、申凤梅、李玉华共同排演越调传统戏《哭殿》,我在剧中饰演银屏公主。在排戏的近两个月时间里,我们每天都在郑州的东方红影剧院排练,导演闵彬对我们的要求很高。一次排戏中,由于我服装的原因台步没走好,张秀卿老师觉得我的台步很生硬

4、,便说了我两句,年轻的我便有些小情绪。排练结束后,申老师找到我,一边问原因,一边开导我,并带我练习表演。也许这只是一件很细微的小事,可是小事中却让我感受到了申老师亦师亦友的可亲可敬。后来,此剧大获成功,在张秀卿、申凤梅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深入厂矿、学校等地,为大会进行义演募捐,受到了参会演员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后来,申老师在周口,有时又是在大街上、有时在公园,戏迷们遇见她让她唱戏她就唱,从未有过架子。其实在很早的时间,申老师和我们搭班唱戏赶场的时候,在田间地头,积肥的、挖沟的、锄地的…见我们是戏班的,谁拦着

5、让唱我们都唱,从未有过拒绝的时候。申老师常说:“你就是个唱戏的,只要老百姓想听,就要唱,这戏不就是唱给老百姓听的嘛。”1980年,在郑州召开全省文代会期间,我又和申老师在一起了一段时间,这期间,河南电台为我录制了一些唱段,其中就有申派名剧《收姜维》的几个唱段,大会期间我们住在友谊宾馆,偶然听见广播里播放我的唱段,申老师便问我:“玉花,你听着,这是你唱哩,还是我唱哩,”我说:“唱得好就是你唱的,唱的不好就是我唱的。”申老师一听便笑了,说“唱的好,可这也是你唱的,你有你自己的味道。”听了这些我很高兴。大会的庆祝

6、演出上,我在坠子大师赵峥的节目后边也演唱了一个唱段,会后的宴会上,有领导问我是哪的演员,申老师便说,这是我的学生,睢县越调剧团的主演。那一刻申老师言语中略带些自豪的意味。也是通过这次文代会,让我见识到了申老师的人缘有多好。开会期间,曲剧名家海连池老师请客,申老师带着我去海老师家吃饭,海老师亲自去邙山上打得野兔,亲手做的菜,可见海连池对申老师情意并非一般。以前演出的时候,曲剧大师张新芳、坠子大师赵峥、北京曲艺名家马增慧,豫剧大师马金凤他们也时常给我念叨申凤梅大师的好,让我从中也感动不已。1995年7月21日我

7、接到我们文化局领导的消息,说申老师逝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如炸雷醍醐灌顶,霎时让我悲伤不已,自己都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我从平顶山冒着大雨坐长途汽车到周口为申老师奔丧,一路上下着暴雨,大巴车里也漏着雨,我一路上泪流不止。到了周口省越调剧团的剧院,走进申老师的灵堂,田发根和申老师的儿子俊峰便过来围着我嚎啕大哭,叫着“姐呀姐,申老师没了.....。”我才敢相信这是个事实,我再也抑制不住,便也大哭起来,穿了一身孝衣,在跪着守灵的众弟子最前边我当了“孝子头”。来参加申老师追悼会的不仅有全国各地知名人士、艺术名家、戏剧名

8、家,还有周口的工人、群众、甚至是街边卖面条的老大娘,也有她的戏迷从数百里外的乡下掂着半袋子绿豆面赶来。送申老师去陵园的那天,周口大街小巷都沉浸在悲伤地氛围中,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所有寿品店内的花圈告缺,百货商场内买挽帐的人排成了长队。人们失声喊着她的名字:“大梅呀!您不能走啊!我们离不开您呀……” 。申老师,我们又何尝不是离开您呀。我的申老师啊。2010年7月20日,时隔十五年后,我随中国越调网和全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