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小学家庭教育小报.doc

向东小学家庭教育小报.doc

ID:57730104

大小:138.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2

向东小学家庭教育小报.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向东小学家庭教育小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妈妈爸爸拿回成绩考试卷,看到成绩就说:真没用,才考到那么一点分,我眯着眼睛也不至于考这个分啊。思考:鼓励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当孩子成绩不好时,你多一些心平气和的分析、多一句安慰、多一句鼓励更能激发孩子的斗志。不论孩子做了好的事情还是不好的事情,指出孩子做得不错的地方,再告诉孩子下一步的方向,这就是鼓励。鼓励的公式:家长相信孩子一定行+正确行为描述+以后做事的方法和方向+期望(身体接触)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在学习上,上课不注意听讲或走神,写作业时三心二意,边做边玩,总要写到很晚,没有家长陪着就写不完。写作业会写错字、抄错得数,考试时会马虎大意看错题等等。那么,孩子为什么会

2、注意力不集中呢?我们的父母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方面是身体原因,有些孩子偏食,本来是该吃什么吃什么,由于家长的溺爱却成了想吃什么吃什么,造成许多成长元素的缺乏。其次是运动,现在的孩子大都缺乏体育锻炼,其实运动最有利于孩子各项能力的培养。因为在运动中,孩子的肌肉、神经和感官都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要做的动作。第三方面是心理原因。心理原因有很多,比如伙伴关系、师生关系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但最重要的是亲子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养育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专注力。父母的过度呵护可以说是孩子专注力差的主要心理原因。本来应该孩子完成的事情却由父母来

3、代劳,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养成严重的依赖心理。因为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自己动脑筋去完成的,作业错了爸妈给检查,上课没有听明白父母会请家教,这样一来,孩子的专注力必然会下降。对策:小学1~3年级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最佳时期。1、引导孩子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多参加户外肢体运动,例如打篮球、羽毛球、品乓球、跳绳、走平衡木等等;肢体运动能加强孩子的感知觉统合能力,养成视动统合功能,加强手脚协调。2、在家搭积木、组拼图、走迷宫、夹乒乓球等;3、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为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不能在家开麻将台,不要一会送水一会送苹果

4、打扰他;4、每天为孩子讲故事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亲子共读15分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5、对孩子好的行为及时肯定鼓励。6、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和活动的时间。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专注力一般不超过1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孩子就会走神。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为20分钟,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则为半个小时。所以,孩子写累了就让他休息5分钟再写。7、还可以用舒尔特表格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上网搜索可以找到相关素材)一个学生,而对老师来说,是50分之1的关注,老师需要关注的学生太多;而对家长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关注,因此,在注意力的训练上,首先要相信孩子可以变好,只要家长愿意学习正确的方法,愿

5、意陪伴孩子成长,孩子的注意力是一定会得到改善的。摘自《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郑委著不知道为什么,批评这种教育方法,家长是“无师自通”,而且不断“花样翻新”,运用自如。  1.发泄式“批评”  这种批评根本不是批评,其实就是发泄情绪。有些家长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见不得孩子有错,孩子犯错,家长自己先气得不得了,就好像一个气球,从得知孩子犯错时“扁扁”的状态瞬间变成“鼓鼓”的状态。当着孩子的面,一下子把“气”都撒在孩子身上。  你是不是这类家长?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有以下三种对答的,基本就能确定你是此类家长:第一句:“听明白没有?”孩子立即说“恩,听明白了”,其实根本没在听。第二

6、句:“记住了没有?”“记住了”,其实根本没记住。第三句:“以后还犯不犯?”“不犯了”,肯定会再犯。这种批评多了,结果就是孩子口服心不服,你骂你的,我做我的。总是这样暴风骤雨地发顿脾气,时间长了家长就没威信了。这种情绪化的批评根本不是批评,是家长发泄情绪。  2.翻旧账式“批评”  这种家长基本上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说白了就是“翻旧账”。例如,本来是因为丢了钥匙,家长批评孩子,“你怎么又把钥匙丢了,总是丢三落四的”,由此开始滔滔不绝,“作业做得也不好”,“上课也不认真听讲”,“妈妈这么辛苦地为了你,你还这样”……这种家长的孩子告诉我们:“他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也不嫌口渴

7、。”  3.唠叨式“批评”这种家长的表现形式是边批评边帮孩子做事。例如:场景一:“怎么还不起床呀,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你怎么每天都是这样,看老师怎么批评你”,“你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要是再慢就要迟到了”,“看看你,再这样下去我可不管你了”……家长在这样唠叨式的批评过程中准备书包,帮孩子拿红领巾,煎鸡蛋,准备早餐……直到孩子出门上学,唠叨还不绝于耳。场景二:“还不快点写作业!”,“还看电视,每天就知道看电视”,“你什么时候能让我省心点,自己写作业呢?”,“小心哪一天我把电视砸了”,“写作业认真点!”,“快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