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软化锅换热管射线检测工艺.pdf

滚筒软化锅换热管射线检测工艺.pdf

ID:57742543

大小:250.27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7

滚筒软化锅换热管射线检测工艺.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滚筒软化锅换热管射线检测工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562013年第10期滚筒软化锅换热管射线检测工艺张鲁民(兖矿集团济宁化工机械厂山东济宁272071)摘要:滚筒软化锅WRG200,其换热管长9000mm,需对接焊接(7000mm换热管与2000mm换热管焊接),单个换热管拍片,由于换热管的数量多,因此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如何优化和改进滚筒软化锅换热管射线检测工艺,提高检测效率,是当前我们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关键词:中心內透曝光法检测工艺双壁双影透照滚筒软化锅换热管分布如下图所示。换热管的数量为72三、小径管双壁双影平移距离:根,换热管规格为φ89×4.5,材质为20#,其对接焊缝为单面焊(每侧的余

2、高为2mm),检测设备为250EG-BIC周向机(焦点尺小径管双壁双影平移距离公式:L0=(b+q)L1/L2=(12+12)寸为2×2mm),胶片规格为100×200mm,现对换热管对接焊缝382.5/91=58.83mm,滚筒软化锅最里层小径管双壁双影平移距编制射线检测工艺。离为58.83mm。式中:L0-曝光量;b-焊缝宽度;q-椭圆开口宽度;L1-焦点到工件表面的距离;L2-工件表面到胶片的距离;四、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的透照布置:小径管采用双壁双影透照布置,当同时满足下列两条件时应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1.T(壁厚)=4.5≤8mm;2.g=D0/4

3、=89/4=22.25>12mm。椭圆成像时,应控制影像开口宽度(上下焊缝投影最大间距)在1倍宽度左右。卧式软化锅换热管分布三层,拍片时,第一步组装最外层小径管后拍片;第二步组装第二层小径管后拍片;第三步组装最里层小径管后拍片。一、透照方式的选择:五、小径管环向焊接接头100%检测的透照次数:换热管焊缝可采用中心内透曝光法,因为中心内透曝光法的灵敏度高,横向裂纹检出角小,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透照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时,当T/D≤0.12,每根小径管相隔时,换热管分布的中心轴线与射线机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900透照2次。上。六、环焊缝透照曝光曲线的制作(适用不同直

4、径的筒透照的最小焦距为:f=10×df×b2/3=10×df×132/3=10×2×132/3=min5/2体):10×2×5.53=110.6<Di/2=76=382.5,式中b=4.5×2+2×2=13(双壁曝光曲线是以管电压、透照厚度和焦距变化的一种曝光曲加两个余高)。线;而环焊缝透照曝光曲线适用于筒体的内直径变化、透照厚度二、小径管透照工艺方法:变化的一种曝光曲线。根据公式:E=It/F2=KiZiV2t/F2式中:E-曝光量;Ki-比例1双壁双影透照时,由于射线侧焊缝比胶片侧焊缝离开胶片参数;Z-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i-管电流;V-管电压;t-曝光时的距

5、离相差一个管子直径,故射线源尺寸的影响较大,故几何不间;F-焦距。清晰度增加,小缺陷对比度降低,为减少射线源尺寸对几何不清因为管电流和曝光时间不变,所以V2/V1=F2/F1=473.5/晰度和对比度的影响,可选择焦点小的射线源。700=0.623V2=0.623V1式中:F1-标准焦距,700mm;F2-实际2.透照小径管时射线的穿透厚度自中心向两端变化很大,焦距,473.5mm;V1-标准焦距所对应的电压;V2-实际焦距所对易导致底片上中心部位黑度过大,边缘部位黑度过小,为减少被应的电压。检区域不同部位的黑度差,宜适当提高射线能量,采用“高电压,同理可得出实际需

6、要的若干曲线,此曲线的绘制给实际工短时间”的透照工艺。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3.由于管子直径较小,散射线引起的“边蚀”效应比较严重。组装后的小径管拍片与单个换热管拍片相比,前者比后者相应的措施是在射线机窗口处加滤板。或采用铅罩屏蔽焊缝以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践证明,前者是后者十倍外部分,以减少“边蚀”。的功效,充分显示了中心内透法的优越性。4.双壁双影透照时,焊缝被倾斜投影到胶片上,缺陷影像会发生畸变。以减少畸变,应控制透照角度和椭圆开口间距,间距一般为3~10mm,最大不超过15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