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doc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doc

ID:57752607

大小:12.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2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医务人员应当重视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与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一)手术前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日进行,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0.5%碘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

2、范围应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一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好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7.手术人员要求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二)手术中1.保证手术室门

3、关闭,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ml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C

4、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三)手术后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