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doc

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doc

ID:57755670

大小:30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5

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doc_第1页
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doc_第2页
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doc_第3页
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doc_第4页
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21世纪是教育创新的世纪,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情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来看,创新性试题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已成为各地中考考查的热点内容。下面以近年各地部分中考题为例分类进行解析,供同学们参考。一、开发性创新题有些中考题,已知条件都已给出,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条件,自行设计提出几个问题,并进行解答;也有的中考题,“缺少”或“没有”条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添加条件,然后进行解答;还有的中考题,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这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逆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1(2002年黄冈

2、市中考题)“5.7”大连空难飞机的黑匣子已经找到,潜水员在出事地点从10m深的海底将它匀速托出水面。它的体积约为50×20×10cm3,质量20kg,是表面桔红色的长方体。黑匣子防护要求很高,必须经受10000C的高温而不被烧坏,平放时能经受2.5×104N的挤压而不变形,在海水(设ρ海水=l.0×103kg/m3)中浸泡36小时而不渗水。请根据上述条件,自已设计提出三个问题,并解答你所提出的问题。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几个问题,这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知黑匣子的体积V、质量m、平放时经受的最大压力F,就能

3、计算出黑匣子的平均密度和黑匣子平放时能承受的压强……。依此分析,我们就能提出下列问题:(1)黑匣子的平均密度是多少?.⑵黑匣子平放时能承受的压强是多大?⑶黑匣子在海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大?⑷黑匣子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有多大?⑸潜水员在海水中匀速将黑匣子托到水面做了多少功?解:(l)已知V=50×20×10cm3=1×10-2m3∴⑵⑶已知h=10m,ρ海水=l.0×103kg/m3∴P海水=ρ海水gh=1.0×103×10×10pa=1×105pa⑷已知V排=50×20×10cm3=1×10-2m3∴F浮=ρ海水gV排=1×103×10×1×10-2N=100N(5)黑匣子在水中匀

4、速上升时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浮力F浮和托力F。G-F浮=20×10N-100N=100N人对黑匣子做的功为:W=FS=100×10J=1000J。例2(2001年济南市中考题)某些液体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后,其温度由250C升高到350C。请你再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之变成一道求解液体质量的计算题,并解答。分析:已知Q吸、t0和t,根据公式Q吸=cm(t-t0)可知,若已知比热。就可计算出液体的质量m,或者已知液体的质量m,就可计算出比热c。通过本题,一是考查学生对热量的计算掌握情况,二是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假设这种液体的比热是2.1×103J/(kg.oC),求这种液体

5、的质量。解:由公式Q吸=cm(t-t0)得:二、阅读理解类创新题阅读理解类问题,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构思新颖,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捕捉信息、分析推理、观察判断、归纳概括和探究等多种能力。解答这类问题,首先应仔细审题,要逐字逐句的仔细研读,对题目中的关键字词、语句应反复推敲,对题中的示意图、表格数据和公式,要细微观察,从而迅速、准确地捕捉到有用的信息。例3(2002年北京海淀区中考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如图l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个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

6、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图1(l)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潘有什么不同?分析:阅读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两个问题:一是光的传播问题,二是声音的传播问题。由于光在介质中和真空中都能传播,因此小女孩在甲、乙两个房间内的窗前,都能看到树上鸣叫的小鸟;因为声音只能在介质中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小女孩站在装有双层玻璃的乙房间窗前,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鸣叫声。答案:(l)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房间的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无法传声

7、。(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例4(2002年青岛市中考题)、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小丽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针对这一问题,她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1)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2)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丽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图2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