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历史的思维能力.doc

如何培养历史的思维能力.doc

ID:57756134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如何培养历史的思维能力.doc_第1页
如何培养历史的思维能力.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历史的思维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历史的思维能力汕头市潮阳新世界中英文学校杨继生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能力是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它控制并制约着其它各种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各种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把发展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放在首位。这是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和适应历史高考的需要,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终身受用的长远之需。历史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维训练,应该怎样进行思维训练,下面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管孔之见。一、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客观

2、存在,历史的内容有着它的科学性和确定性,不能随着人的意志而任意进行表述。在历史高考中,往往出现因表述不准确而失分的现象。如秦“国”与秦“朝”之误、将1917年“二月革命”性质表述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等。在历史教学中,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要注意训练学生严密地思维、准确地表达。这就要求学生认真地领会和记忆教材的准确表述。一是要强调思维和回答问题要用历史专业术语,不能随意杜撰和改变。二是要特别注意对历史概念的准确表述和对历史现象定量定性表述,关注教材表述史实时使用的程度副词等限定用语。前者如美国内战之前的南方实行

3、的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不能简单地表述为“奴隶制”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新时期党的基本的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后者如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加强对外侵略扩张,十九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又如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再如罗斯福新政无法“从根本

4、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二、训练思维的完整性。每一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它在时间上与前后史实有纵向关联,在空间上与其它地区(或国家)的史实有关联,在性质上与其它现象有关联。首先,在教学中要站在大文综的角度启导学生的思维。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有联系,我们要全面地综合思考,这就要求我们的思维要从点发展到线到面的立体思维,才能完整地掌握和记忆所学的历史知识。如学习世界史上册第一二章,可先向学生指出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

5、、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然后搭建章节知识框架:经济基础的变化(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引发了思想(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外交及地理(新航路开辟和早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政治(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等方面的变化。后面诸方面的变化又反过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二,站在学科内综合的角度去训练学生的思维,如分析历史事件要从背景原因、过程内容直到结果影响全方位思考。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条件要从内外原因、主客观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以及诸多方面原因去展开思考,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也应该从各个方面

6、去思考。如鸦片战争的背景,要从中国和世界两大方面去分析,中国方面要把握的是经济、政治、军事、财政、阶级矛盾、思想和外交等七个方面的要点;英国方面也要考虑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科技、外交等六个方面;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要从英国资本主义本性出发,直接原因(英方的借口)是中国查禁鸦片行动;第三,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在思考和表述历史概念及结论时的全面完整性,严禁说半截句子断章取义。如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孔子维护周朝之礼,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孔子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

7、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三、训练思维的深刻性。2思维的深刻性指思考问题的深度,即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揭示历史事件内在本质的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具体的训练方法有:(1)引导由浅入深,层层递进;(2)训练学生在熟识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3)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已掌握材料的情况下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理性的分析思考。如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这节课时,可引导学生分析“1

8、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样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同样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失败了?问题的提出可促使学生重新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例子: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与其本身的什么国情有必然联系?又如进一步到为什么封建残余较严重的国家容易走上法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