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反思.doc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doc

ID:57776890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8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doc_第1页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doc_第2页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doc_第3页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doc_第4页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教师专业成长靠反思,学生的学业进步,未尝不是这样。现在很多学生,不愿动也不会动脑子,作业完成刀事大吉,根本不再思考,如果能使学生具备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不要忘了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我在教学中尝试指导学生进行反思,主要做法是:从课堂做起。每堂课上完后,让学生反思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一次考试暴露出学生存在的一大问题:试卷中出现平口多次练习过的题冃,仍有许多同学解答不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不善于总结,不善于反思,听课时只听皮毛,不做深究;解题时又只会机械模仿,

2、一旦条件或结论稍变,就不知从何入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每节课的课堂小结,多让学牛总结规律;解题后让学牛•进行反思,对例题、习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那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做法:课堂上可以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将某些题目适当引申、推广,如学习三角形中位线时的例题:已知: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证完后可以尝试能不能把条件稍变,怎样变?可以把一般四边形改成特殊四边形,如分别是等腰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四边形EFGH又分别是什么四边形呢?得出结论后

3、继续推广:此四边形若分别为(1)对角线相等(2)对角线互相垂直(3)对角线既相等又互相垂直,又分别能得到什么结论?通过这样的反思就把结论从特殊推广到一般情况了。学生逐步掌握了反思方法,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视野开阔,思维灵活、精细和新颖,成绩也大面积提高。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Z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示进行反思的习惯,是学生学习能力一项重要指标。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思维深刻

4、性是在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大家知道,数学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这种锻炼老师不可能传授,只能是由学生解题活动过程中获得。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作业Z后尽量写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思维活动,从我所教学生来看,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按老师要求进行作业后的反思,而这部分学生95%的数学能力低、成绩差,他们只会做“结构良好”的题目,以获得对问题的答案为目标,不会提问,他们没有一个会对命题进行推广,坚持写反思的学生情况就大不一样,因此,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是作业Z后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案例

5、1,在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的5个例题后,启发学生对5个题冃的解题过程进行类比性反思,岀示反思题冃:请同学们再看看例题的解题过程,特别要注意在这些过程中相同方法的归纳概括,通过类比反思你能发现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发现这儿个题表面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却有如下几点相同:(1)它们都有一个实际问题作背景;⑵都用到了方程的知识;(3)都用到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⑷都用到了几何知识。在此基础上老师说:我通过解这几个题的过程的反思与同学们相似,我的反思结论是它们都运用了同一个解题思维策略或同一个解题模式,就是实际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方程化,

6、而列方程的根据正好是刚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样就把几个例题的思考过程和解题过程统一成了下列模式(板书,并解释每个箭头的意义)通过对5个例题解题后的反思,学生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并对反思的对象和方法有了一些体会。案例2:胡玲同学在解完“梯形ABCD中,点E是腰AB上一点,在腰CD上求作一点F,使CF:FD=BE:EA”之后在作业的反思栏内写道:“老师,如果E点在底边上,如何在另一底上找到F,我有一种方法,不知对否?作法,1・连结AC;2.作E0//DC交AC于0;3.作0F//AB交BC于F。AE:ED=BF:FC。”同时,另

7、一位学生在作业本中提出同样的问题,写道:“如果,在梯形ABCD中,点E是底边上一点,那么在另一底边找一点F,使AE:ED二BF:FC,应怎样找?”两位学生对同一个题冃,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前者解决了问题,但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后者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能准确的描述问题,两位学生都运用了直觉思维,这木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我及时公布了两位的猜想,并鼓励他们这种主动猜想的创新精神。同学们反映强烈,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讨论中思维更加深刻,问题得到引伸,方法也出现了多种。第二次作业木交上来了,一位学生对在讨论中提出的新方法给出了证明,他写

8、道:“今天XX说,如下图,已知梯形ABCD,E是底边的一点,延长腰交于F,连结EA交AB与G就是昨天胡玲要找的点。我觉得它说的是对的;证明如下:……(证明略)”我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