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doc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doc

ID:57777948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8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doc_第1页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doc_第2页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doc_第3页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doc_第4页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2016-12-21浏览:分享人:郝岩颖手机版所谓“有效”,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教师又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是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哲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凡是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准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顶“表”,即为课堂有效教学导航。然而,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2、仅仅把重点完全放在确定教学目标上,导致确定的教学目标不是太宽泛就是太狭窄,或是照搬教参中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我们应该从教学三维目标出发,在英语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全面,具体,系统地考虑分析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多维,、立体的动态目标,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年龄段的特点,不可越位,也不可缺位。因此,我们在“定标”时,不仅要看到教材所显示的认知目标,还要明确教材所隐含的能力,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目标,这样,课堂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当然,新课标强调生成,呼唤生成的课堂。但预设和生成,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的

3、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只要我们因势利导,点播导航,巧妙解决生成,就不会因置动态生成资源于不顾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反而能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多数教师能够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但在设计时往往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却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样不但学生的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因此,教师要在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精心设计

4、每一个活动,使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能为目标服务:使活动形式多而不乱,有语言知识作支撑;使活动动而有序,具有可操作性;使活动真实,并体现开放性;同时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多种因素,使每个活动在目标下有机的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髙课堂教学效率。评价是小学英语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和赏识。”但要注意,教师对学

5、生的评价要湿度、客观、公正。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是实践性智慧,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的反思,并把反思导向深入,最终实践教育教学的创新,提升育人的质量。因此,持续反思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们的小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更有效?”'‘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一般的说,一堂课后教师应反思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们的参与程度高吗?2学生的表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吗?3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或还没掌握?为什么?4教学过程中哪些活动效果好/不好?为什么?5为什

6、么有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活动?6学生在反馈检测中出现了哪些差错?为什么?7对教学中的问题和失误该采取什么措施?8我的教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应该避免一些误区的产生:我们有些老师并不是缺乏教学热情,而是忽视学生是作为真正教学对象的存在。所以在他们看来,一堂课下来,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所花的时间越少就视为课堂效率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教学思想最终导致忽视了教学是关于“人”的生命意义的特征。在课前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在备课环节中确实很投入,表现为教学环节设计紧凑而又呈现高密度;在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在按照教学预设的东西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表象上看这

7、不失为一堂高密度、快节奏的好课,然而反思其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忽略了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内化,才可能有较好的输出。因此,并不是输入的越多,产出的会越多、在新课程精神的倡导下,我们倡导以任务型等强调过程学习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课堂实践中会看到教师设计的多种任务,然而在任务开展的过程中,突出表现的问题:本身的教学任务缺乏有效性或是呈现低效性。在新课程精神为指导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会有意识地增强有效的语言实践量,设计可行的有效的任务,这时候,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