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原文选读-宝命全形.doc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宝命全形.doc

ID:57785672

大小:4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8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宝命全形.doc_第1页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宝命全形.doc_第2页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宝命全形.doc_第3页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宝命全形.doc_第4页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宝命全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宝命全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帝内经》原文选读第一单元宝命全形(2学时)l素问·上古天真论(2学时)l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导自学)l灵枢·天年(指导自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7第一单元宝命全形《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即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宝命,珍惜生命之意;全形,保全形体之意。宝命全形,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又称养生、摄生、道生。本单元主要讨论《内经》的养生思想和方法等问题。【教学要求】1.掌握养生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熟悉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生理过程和肾气的作用。理解补肾法对延缓衰老的意义;调理冲任与生殖机能的关系。2.熟悉“四气调神”的养生之道及违背

2、四时阴阳所产生的病变;掌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涵义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3.熟悉古人对生命形成的认识;掌握人之寿夭的根本因素;了解人之生长壮老的过程。【教学内容】1.上古之人长寿及《内经》时代人早衰的基本原因。2.养生的原则和方法。3.人体生长壮老的自然过程,肾气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4.“四气调神”的养生之道。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预防医学思想。6.“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7.人始生的物质基础。8.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9.脏腑功能活动与人之生长壮老及寿夭的关系。一、原文导读《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解]上古:即远古,指人类生活的早期时代。以

3、周代而言,上古指史前的远古时期。王冰注:“玄古也。”玄,远也。天真:有三说,即:71、指自然、纯真、质朴无邪的天性。《素问直解》注:“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2、指人体禀赋的自然寿命。又称“天年”、“天寿”。3、即指先天真元之气。本篇主要讨论了上古之人,保养天真以祛病延年的原则、方法、道理以及先天真气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故以“上古天真论”名篇。[内容提要]1、养生的主要法则及其与健康长寿的关系。2、从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及生殖功能方面的客观规律,强调肾气在生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3、举四种养生家为例,说明各种养生原则、方法及其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

4、养生的原则、要求及其对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重要意义。2、掌握肾气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所起的重要作用。3、了解保养精气神与寿命的关系。4、背诵原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以其德全不危也。”“女子七岁,肾气盛,……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原文]一级101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5、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校注]1、春秋:指年龄。2、时世异也?人将失之耶:将,犹“抑”也,还是之意。意为这是时代不同造成的呢?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呢?71、其知道者:其,指上古之人。知,懂得。道,此处指养生之道(法则)。意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2、法于阴阳:法,效法,取法,引申为遵循、顺应。阴阳,指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意为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节人体阴阳。3、和于术数:和,调和,此处有适当运用之意。术数,指古人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养生方法,诸如导引、按跷、呼吸吐纳、七损八益等。是对养生方法的总称。(张介宾注:“修身养性之

6、法。”)意为恰当地运用各种养生方法。4、起居有常:生活作息有一定的规律。5、不妄作劳:妄,乱也,此处有违背常规之意。作劳,即劳作,包括劳力、劳心、房劳等方面。即不要违背常规地过度劳作。6、形与神俱:形,形体。神,精神。俱,偕同之意,即共存、协调。意为形体与精神协调共存,即形神健全和谐,是健康的标志。7、天年:天赋年寿,即自然寿命。《尚书》曰:“一曰寿,百二十岁也。”8、以酒为浆:浆,泛指饮料(一说,汤水)。意为把酒当作饮料(汤水)饮用,形容嗜酒无度。9、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耗,通好,嗜好。因欲望过度竭尽了精气,因嗜好过度而散尽了人体的真元之气。10、不知持满:持,守也,保

7、持之意。意为不懂得保持精气充满。11、不时御神:时,善也。御,掌握,引申为治理、统摄、调养。意为不善于调养自己的神气(精神活动),即妄耗神气。12、务快其心,逆于生乐:务,引申为贪图。意为贪图一时的欢乐,而违逆了生命的长久康乐(愿望)。[分析]1、本段原文通过“上古之人”与“今时之人”对养生的不同态度与后果的对比,强调了养生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养生的基本原则,突出了《内经》重视“精、气、神”的观点,是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2、所论养生的重要原则,可归纳如下:法于阴阳——顺应四时,养生避邪和于术数——锻炼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