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原文选读》PPT课件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PPT课件

ID:39765000

大小:359.19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7-11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PPT课件_第1页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PPT课件_第2页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PPT课件_第3页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PPT课件_第4页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帝内经》原文选读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第三单元藏气法时藏气法时,语出于《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其有:“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藏气法时,指五脏之气的生理活动与四时五行的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内经》中的藏象学说,从象来概括藏,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生命的活动规律。藏气法时,体现了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讨论了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特点论述了五脏六腑之间及其与其他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从“天人相应”的角度,论述了脏腑随自然环境和四时阴阳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规律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篇解]灵兰,“灵台兰

2、室”之简称。相传为黄帝藏书之所。秘典,重要珍秘的经典书籍。本篇论述内容至关重要,作者认为必须把它视为值得秘藏于灵台兰室以保传下去的典籍,如文中所说“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故篇名为“灵兰秘典论”。[学习要求]掌握十二脏腑的功能特点掌握十二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心的主导作用背诵原文[原文]301一级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

3、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注释]1、十二藏:即指十二脏腑而言。张介宾注:“藏,藏也。六藏(包括心包络),六府,总为十二。分言之则阳为府,阴为藏。合言之,则皆可称藏,犹言库藏之藏,所以藏物者。”2、相使:互相使用的意思。指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关系。3、贵贱:比喻十二脏腑功能不同,有主要、次要之

4、分。4、神明:是指心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5、相傅:指辅助君主治理国家大事的宰相、相国。6、治节:治理调节。比喻肺佐心以调气血、行营卫、治理诸脏的功能。7、将军之官:肝属风木,性动而急,如将军之勇。8、中正之官:胆正直刚毅,不偏不倚,故为中正之官。9、膻中:其有二解,一谓胸中气海,一指心包络。这里指心包络。10、仓廪:指贮藏粮食的仓库。《礼记·月令》曰:“谷藏曰仓,米藏曰廪。”11、受盛:指接受容纳之意。盛,以器受物。12、化物:指小肠将饮食物分清别浊,变化物质的功能。13、作强:指精力充沛,动作强劲,偏指体力。唐容川说:“盖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

5、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所以能作强,而才力过人也。”14、伎巧:指人的智慧技巧能力,即智能。伎,同技。15、决渎:疏通水道的意思。决,通。渎,水道。张介宾注:‘‘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16、州都:指水液汇聚的地方。膀胱为津液所聚之处,故称州都之官。17、气化:此指肾气(阳)对膀胱所藏津液的蒸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包括津液的升腾、输布和尿液的形成、排泄。18、殁世不殆:即终身没有危险。殁,通没。殁世,终身之意。殆,危险。19、使道:指十二藏相互联系的通道。[分析]本段经文以古代

6、官制作比喻,形象地论述了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阐明了十二脏腑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心为五脏六腑的主宰1、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心藏神,主人体精神思维活动而协调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为“君主之官”。肺主气,助心调畅全身气血和气机升降,为“相傅之官”。肝犹如将军,智勇兼备,主深谋远虑,为“将军之官”。胆主决定判断,肝胆相使,才能正确处理事物,为“中正之官”。膻中为心包络,犹如内臣,代君行令,主情志喜乐,为“臣使之官”。脾胃能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为“仓廪之官”。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功能,为“传导之官”。小肠具有将胃消化的食物分清别浊的功能,为“受盛之官”。肾藏精充

7、脑养骨,使人运动强劲,动作精巧,神强聪慧,为“作强之官”。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为“决渎之官”。膀胱能贮藏全身升清降浊后的津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变为尿液排出体外,为“州都之官”。2、十二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十二脏腑的功能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既分工又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故原文曰“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说明十二脏腑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体现了藏象学说的整体观。3、强调了心的主导作用原文曰:“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文中以心为君主及与诸官主次的关系,强调了心为诸藏主宰的观点。因为心

8、主神明,能调节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也调节机体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