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pdf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pdf

ID:57787491

大小:106.4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pdf_第1页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陕西中医2002年第23卷第3期205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山西省临汾铁路中心医院(041000) 狄丕文  摘 要:目的:探讨补气滋阴,活血除痹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芪藤通痹汤(黄芪、玄参、丹参、海风藤、威灵仙、地龙、红花、三七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结果:总有效率94.1%,提示本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之功效  主题词:糖尿病性神经病ö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ö治疗应用 @芪藤通痹汤ö治疗应用 补益药[剂]ö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药[剂]ö治疗应用  本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最早且最常见失。的,据统计,糖尿病病史较长的病人发生周

2、围神经  治疗方法 控制饮食,血糖下降不理想者可病变者可达40%,可导致肢体疼痛、麻木异常甚给予降糖药,同时服用自拟芪藤通痹汤,组方:鸡至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自血藤、黄芪、延胡索、丹参、海风藤各30g,威灵仙1995年8月至1999年8月观察68例,疗效满24g,葛根、地龙各15g,桃仁、红花各10g,桂枝意,现报道如下。6g,川牛膝9g,疼痛甚者加白花蛇、三七(研粉冲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男22例,女46例,均服)、水蛭各3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2月为1符合1985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经肌电图疗程。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且除外其  疗效标准 显效:

3、疼痛全部消失,神经传导速它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年龄42岁至73岁,度提高5mös;有效:疼痛明显减轻,神经传导速度病程6月至18年,均为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视提高5mös;无效:疼痛无变化,神经传导速度无改网膜病变者14例,糖尿病肾病者16例,并脑血栓善。2例,并冠心病2例。临床表现:除有不同程度的  治疗结果 显效29例,有效35例,无效4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糖尿病的主症外,例,总有效率94.1%。均有不同程度的对称性四肢末端麻木、蚁行感、疼  病案举例 李某,女,58岁,体型肥胖,1999痛、昼轻夜重,四肢末端对称性不同程度“手套”、年6月10日初诊,主诉:发现血糖高10年

4、,双下“袜套”样感觉障碍,腱反射可正常,也可减弱或消肢针刺样疼痛1月,10年前曾确诊为2型糖尿病尿病的主要病机,血瘀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消瘅。”因此将活血化瘀之治法也应贯穿于治疗的密切的关系,而且贯穿于始终。全过程,这样有利于降低血糖,提高疗效。本方选本人认为津液亏损可耗气,燥热内积亦可耗用了丹参、红花二味活血化瘀之药,现代药理研究气。气虚不能化生和运化精微物质,致使气阴两表明,丹参、红花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可降低血亏;脏腑病变虽与肺、胃(脾)、肾有关,但重在脾脂,改善微循环。肾。所以治疗应主要从脾肾入手:用西洋参、生黄应用活血化瘀法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芪、苍术益气健脾,用生地、玄参、

5、枸杞子、山药、山而且许多临床报道认为,活血化瘀法可有效降低萸肉养阴补肾;麦冬、葛根生津止渴,且现代药理血糖、尿糖,改善症状。但也决不能以一概全,要认研究表明此二药有显著降糖作用。识到阴亏是其本,气虚是其枢机,而瘀血只是其病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鼓动无力而血理改变的产物,所以在治疗中本人以益气养阴为滞,日久血液淤滞不行而成为瘀血。瘀血形成后又主,以活血化瘀为辅。而三参降糖方就是以此原则反过来阻碍精微物质的化生和运化。《灵枢·五而组成,故对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变》所言“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收稿2000206209;修回2000210216)206陕西中医2002年第23卷

6、第3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源性心脏病27例西安市工人疗养院(710100) 牛德智 崔恩普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按摩、中药外敷(红花、丹参、乳香、没药、大黄、栀子、芒硝、艾叶等)治疗本病27例,结果:总有效率96.3%。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松解颈肌痉挛,改善颈A血液循环,缓解交感神经的激惹性心功能障碍的功效。  主题词:颈动脉供血不足ö中西医结合疗法 按摩疗法ö治疗应用 复方(中药)ö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药[剂]ö治疗应用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牵引、按摩、中药外颈X片显示:颈椎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钙化,颈椎敷治疗颈源性心脏病27例,疗效较好,

7、现报道如前缘、后缘增生占23例,颈椎生理屈度变直10下。例,颈椎生理屈度反曲8例,椎间隙变窄,椎间孔  临床资料 27例患者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变小变形13例。部位为颈3~4病变7例,颈5~病人,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6病变18例,颈6~7病变8例,颈5、6、7病变20长6年,最短半年;半数以上有外伤史,8例有慢例。CT检查:颈椎退性变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8性劳损史,6例无原因引起。病人皆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