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综述.doc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综述.doc

ID:57795479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9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综述.doc_第1页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综述.doc_第2页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综述.doc_第3页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综述.doc_第4页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设计学号专业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12年10月5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的综述摘要: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研究的领域多集中在教师,医护工作者等与人际交往比较密切的职业方面。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整理企业员工职业倦怠方面的相关研究,重点是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干预的措施。提出相应的研究趋势和建议。关键词:职业倦怠原因干预1引言:“职业倦怠”一词是美国学者佛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并用其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1]。近年来较被

2、广泛认可的定义是Maslach在情感损耗的基础上提出的。Maslach在其首篇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章中谈到,在长期的情感压力下,助人职业者会产生职业倦怠感,他们对服务对象丧失所有的情感和关注,并逐渐疏远服务对象,甚至会以一种非人性的方式来对待他们[2]。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职业倦怠成为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职业倦怠已成为美国企业人力资源会议上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职业倦怠不但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造成缺乏职业道德、消极怠工等职业危害,严重的还会破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最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中称:70%的受调查

3、者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倦怠;有39.22%的受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还有13%的受调查者则出现了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8个受调查者中基本上就有1个出现较严重的工作倦怠。目前在国内,我们也看到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层出不穷,这表明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由职业倦怠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3]。已有的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多集中在教师,医护人员上,对企业员工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对于员工本身的身心健康有负性的影响,影响到企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也是家庭不和谐的潜在因子[4]。所以本文拟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做一简要综述。2企业

4、员工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2.1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的现状:肖满红,谢红卫等人的研究发现:衡阳市国有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发生率很高,特别是个人成就感方面,而且影响因素复杂,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种、工作年限等都对职业倦怠产生影响。从年龄角度来看,30~34岁年龄段情感衰竭发生较为严重,对应着工作年限11~15年职业倦怠程度高;婚姻状况数据显示,未婚、离异、丧偶的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不同文化程度者比较,高中或中专与大专及以上这2个文化程度组比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组有更高的衰竭和消极怠慢。从用工性质上看,编制外合同工职业倦怠程度高;从工种上看,工人比干部职业倦怠程度高;从职称上看,初

5、级职称职业倦怠程度较中级职称高[5]。张琳琳。刘辉的研究结果证实工作特征对工作倦怠的具体表现做出了有效预测,进一步的优势分析表明:在预测情感耗尽时,体能工作要求的贡献更大;在预测讥诮时,领导支持的贡献更大;在预测低职业效能时,工作自主度的贡献更大[6]。在美国,中等规模以上企业都会聘请一个专门的心理服务机构,随时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而员工一旦有了心理问题,即便与工作无关,也可以随时寻求帮助,而且绝对保密。“为员工减压”运动在企业界非常流行,95%的大公司和85%的中小企业向员工5提供了减压帮助,每年的总花费大约有800亿欧元。但在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很少

6、被关注[7]。张琳琳,梅松丽发现,工龄5年以下的员工工作倦怠程度最高;未婚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相对较高;男性员工对工作倦怠有易感性;工人工作倦怠水平最高[6]。刘轩,包海兰的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并不严重。女性员工的情绪耗竭感要显著高于男性员工;硕士以上学历员工的成就感要显著低于大专以下学历的员工;普通员工的犬儒主义程度要显著高于中高层管理者;工作5~10年员工的情绪耗竭感要显著高于工作5年以下的员工;国营企业员工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是最高的,外商独资企业员工在职业倦怠上的得分仅次于国营企业员工,而民营企业则相对较低[8]。张艳萍,张开金邱晓艳的研究发现:

7、在外贸企业中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感高于业务员;>40岁员工职业倦怠水平高于其他年龄段;总体看来男性的职业倦怠高于女性[9]。刘晟研究发现:在创新型企业尤其是IT型企业中,具有高学历的员工更容易感到职业倦怠[10]。2.2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理论模型:不同学者试图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Maslach的三维度理论模型。她和Jackson编制了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BurnoutInventory,MBI)。这一量表主要有三个维度:情绪衰竭(enmotionalexhausio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