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采作业规程(新).doc

普采作业规程(新).doc

ID:57811633

大小:201.5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20-03-29

普采作业规程(新).doc_第1页
普采作业规程(新).doc_第2页
普采作业规程(新).doc_第3页
普采作业规程(新).doc_第4页
普采作业规程(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采作业规程(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907高档工作面位于9#煤层一采区+825m—+870m标高段,东北部为后庄村、北部为灵石县红杏煤矿、南部为本矿井田内山地、西部为蔡家沟村庄。工作面切眼距后庄采空区保安煤柱相隔50M,地表地形复杂多为坡、沟耕地。工作面范围内无建筑物、公路、河流分布,基本为山地,预计回采会造成地表裂缝塌陷,但影响不大。<见表)井上下位置煤层名称9#工作面名称1907高档工作面水平名称一水平地面标高+865—+940采区名称一采区井下标高+825m—+870m地面位置地表地形复杂多为坡、沟耕地。工作面范围内无建筑物、公路、河流分布,基本为山地,,

2、黄土覆盖。无任何建筑实施。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1907工作面位于本矿一采区南部。东部距后庄采空区相隔50m保安煤柱;西部至南采轨道巷相隔40m保安煤柱;北部与1905皮带顺槽工作面相隔20M保安煤柱;南部与1909轨道顺槽相隔20M保安煤柱。73/73回采对地面影响工作面对应地面均为山坡农田,部分为沟谷,有季节性河流,无任何建筑物。回采会造成地表裂缝、塌陷,经复耕后可以耕种,影响不大。第二节煤 层本工作面开采煤层,通过掘进时揭露分析,该工作面范围9#煤层、赋存较为稳定,可采厚度为2.2m左右。具体<见表)b5E2RGbCAP煤层厚度/m煤层结构煤层倾向角度开采煤层硬度

3、煤种稳定程度2.0~2.2m平均2.2m简单2°—6°9#较硬1//3焦煤较稳定煤层情况描述1907工作面可采的9#煤属石炭系上统太原组,该煤层存稳定,结构简单,总体呈一单斜构造,属稳定的Ⅰ类Ⅰ型。第三节煤层顶底板<见表)煤层顶底板类别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岩性特征顶板老顶石灰岩2黑色基本顶板泥岩及砂质泥岩4灰白色粘土质,顶板属可垮落Ⅰ类Ⅱ型底板伪底碳质页岩0.1~0.2灰黑色粘土质老底泥岩1.6灰黑色粘土质9#煤层倾向西南,倾向角4°—7°。附图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73/73第四节地质构造1907工作面轨道顺槽在掘进时695m处揭露出301m长的陷落柱,但无导

4、水性。切眼距后庄采空区相隔50m保安煤柱,但在回采过程中必须注意工作面顶板变化情况,加强支护。同时注意隐伏断层或陷落柱。因工作面顶、底板为泥岩,回采时支柱会钻底,需配置木柱帽进行穿鞋,对工作面生产没有过大的影响。<如果回采过程中揭露处隐伏陷落柱时,另补充安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p1EanqFDPw第五节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简况1、地表水区域内地表水不甚发育,主要有井田西部的双池河与回龙河,属汾河水系,二河流水流量较小,在雨季时流量增大,于双池镇南部汇合并入段纯河,流经灵石县西部,于夏门镇南部孙家山汇入汾河。此外在井田东部<行政区划属孝义境内)发育有一小河,流经灵石县

5、西北部,于夏门镇汇入汾河。蔡家沟煤业有限公司距汾河19km,汾河东岸灵石至南关间出露奥陶系石灰岩,岩溶水水位标高530—590m。DXDiTa9E3d2、含水层组区域内含水层可分为三个含水岩组,现分述如下:<1)、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区域内地表出露仅有中奥陶统峰峰组、上马家沟组,而与其组成统一含水岩组的中奥陶统下马家沟组则无出露。该含水层组含水丰富。RTCrpUDGiT73/73<2)、碎屑岩碳酸盐类层间裂隙岩溶含水岩组:由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组成,区域内广泛发育,为人畜吃水的主要含水岩组。岩性主要由泥岩夹砂岩、灰岩、煤组成,厚11

6、0—140m,其中砂岩、灰岩为含水层,而泥岩、煤则为隔水层,底部本溪组为重要的隔水层。5PCzVD7HxA<3)、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该汗水组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及低洼沟谷的新生界底部地层,主要含水岩石为砂砾、砾石,而粘土则成为隔水层,第四系一般含水极弱。jLBHrnAILg二、井田水文地质1、地表水蔡家沟<一坑、生产坑口)井田内无地表水体,在雨季时有短暂的地表积水,但积水时间不长,对矿井开采不会造成影响。xHAQX74J0X2、含水层井田内地形切割严重,沟谷纵横,地层构造简单,新生界地层与下石盒子组地层含水甚微,对煤层开采不会造成威胁。LDAYtRyKfE<1)、

7、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井田内无出露,区域资料表明该含水层富水性强,其上部峰峰组厚约100—200m,岩性以泥灰岩为主,夹灰岩、白云质灰岩,含有上层滞水,具有一定涌水量。上马家沟组厚约200—250m,下部泥灰岩厚40—60m,是相对隔水层,中、上部为厚约140—73/73190m白云质灰岩、灰岩,是重要含水层,水量丰富。下马家沟组厚约150m,下部角砾状白云岩、泥灰岩厚约40m,是相对隔水层,中、上部为厚约80—110m的灰岩、白云质灰岩,是重要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水量较丰富。据区域资料蔡家沟煤业有限公司距汾河19km,汾河东岸灵石至南关间出露奥陶系石灰岩,岩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