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doc

ID:57829326

大小:2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31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doc_第1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doc_第2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doc_第3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doc_第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什么是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二、传记作品的分类有几种?传记的种类: 1、自传或他传:自传是自述生平事迹的实录   他传则是他人撰写的,具有一定文学性。 2、评传:   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3、回忆录三、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真实性与文学性,哲理性与形象性,思

2、辨性与审美性。 四.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1、写什么?(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8/8 五.传记作品常设考试卷型有几种?(一)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要点。例1.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6分)——《盛宣怀的教

3、育思想和办学实践》例2.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叶圣陶在四川》①解答“概括要点”题:1、审清题意,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回归到原文,锁定答题区域;    2、适当取舍;   3、进行概括。当答案不是集中在某一段,而是分散在多个文段时,我们该如何概括?原则:不遗漏,不重复。   方法:先罗列,再“合并同类项”。当答案集中在某一部分时,已经不存在遗漏与重复的问题

4、了。我们该如何概括?原则: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方法: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我们要做的是将原文中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文字变成按点列出的答案,要点数可根据分值推断。) ②要求分析文章中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理解某个词/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话的含义及作用。含义: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句子的修辞效果理解;文意理解。词语理解1、表层和深层含义2、指代义8/8   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博大精深,生气勃勃,愈是迈向纵深,便愈是感到它的精妙。在许多地方,造化于不经意中留下了真理。我至少发现,植物世界与人类世界之间有着一种发人深思的对应关系,

5、前者有助你理解世俗人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认识你周围的真实。这使我讴歌生命之美,对生活抱着积极进取态度。“这”指代:A.植物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对应关系,B.植物世界,C.大自然,D.我的发现句子理解:起重要作用的句子:1、在文中传达重要信息,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旨的句子;2、在文中有总起、过渡、总结作用的,或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3、内涵丰富或意思含蓄,需要仔细领会的句子;4、句式特殊的句子,如倒装句、对称句、矛盾句等。怎样分析重要的句子:(1)结构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要根据句子中的内容分点解说出来。)(2)能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

6、品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文眼”。(既要概括出主题思想又要把握点本章感情基调。)(3)意义比较含蓄、内涵较为丰富或蕴含某种深层含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确的语言转述出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要说出它的浅层意思和深层意思。)(4)在文章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能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起始句、总结句、过渡句、收束句等。(既要陈述内容又要明确作用。)(5)含修辞手法,能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句子。(既要把修辞意转化出来又要明确作用。)(6)具有警策作用的句子。文字简练,内涵丰富,具有发人深思、动人心魄、催人奋起的作用,被广泛引用的句子。(

7、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哲理揭示出来。)(7)用典句,即句子中用了典故。(典故的意义是后透彻理解句意的关键。)(8)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既要理解句意还要说明表达效果)8/8(9)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在一定语境下产生临时意义,容易被误解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语境句意)总结:从分析句子的结构、修辞入手:从分析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从分析句子的位置、作者的表达意图入手:③解答“含义·手法·作用”题:1.千方百计弄清词、句含义。2.结合人物形象与事迹,理解句子或文段的言外之意。3.务必详细解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结合作者观点及情感态度,紧扣

8、文本,分析这样写的作用。④语句所在位置及其表意作用:1.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2、设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