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doc

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doc

ID:57830281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1

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doc_第1页
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doc_第2页
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doc_第3页
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音乐鉴赏教学成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耍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耍环节,音乐鉴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力,塑造学生审美观。在小学音乐鉴赏教学过程屮,格外看重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音乐鉴赏教学科目教学目标之一,就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详细分析,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上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关键词:小学音乐鉴赏教学;感知力;培养小学音乐鉴赏教学是学生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限于教学群体的年龄特性,对于音乐的欣赏角度多从兴趣出发,

2、以兴趣为冃的,在小学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抓住教学群体的这一特性,调动学生参与到音乐鉴赏中,发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讣学生对音乐有更好的感知,从而让学生能够塑造良好的音乐感知力。一、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感知力的培养罗西尼(G・Rossini)说:“感知力的培养是音乐学习最迫切的需要,它本身就会唤起对人生洞察力的改善。”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先决条件要求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小学生群体对事物的主导因素是兴趣,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个切入点,让学生能近距离接触到音乐,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形象具体的表现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

3、乐鉴赏氛围,在氛围中去感知音乐。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情感引线,学习其中的文化韵律。二、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具体策略1•情景交融,吸引学生走进音乐每首音乐都有其特点的文化内涵,音乐是情感的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屮,教师应当注意发掘音乐背景、情感。通过创作者情景再现,让鉴赏者能更好地走进音乐中去,激发学生音乐感知渴望。在鉴赏教学《国歌》时,小学生对于曲冃所蕴含的情感认知欠缺,学生情感难以激发,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课程中可以加入影片播放环节,通过再现当年人民英雄抗战的血腥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同时,加以讲述歌曲

4、创作者田汉、创作的经历、创作人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遭遇、所拥有的抱负。通过这些环节激发学生心中情感,与曲目情感共鸣,走进音乐,从而更好地感悟音乐。2•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参与意识得以发挥传统的小学音乐鉴赏教学,过于注重知识内容教授,忽略学生主观情绪感受,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变更教学形式,灵活采用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不仅让学生从感官上去听音乐,同时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比如,在《黄河大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口演唱,在集体歌唱中体会其中磅礴的音乐气势,在《嘀哩嘀哩》的曲目鉴赏中,可以

5、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实地去欣赏音乐,让音乐就在学生身边,引导学生步入音乐的殿堂,感知音乐,提升感知能力。3•发掘音乐想象因素,发挥学生想象力想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发掘脑海中的记忆内容,加之个人情感辅助,在心理层而感知音乐。音乐由于其精练的语言,颇具模糊性、抽象性,音乐欣赏过程中对这些内容的想象也是欣赏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音乐中的想象因素让学生的形象欣赏和心理想象互相结合,提升音乐感知质量。比如,在鉴赏教学《沂蒙山小调》时,通过多媒体放映优美的音乐,和沂蒙山实地美景,讣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仿佛置身

6、其屮,并让学生交流个人想象情景,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沂蒙山文化,提升个人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在小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革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注重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并最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参考文献:张梦姿•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统计与管理,2010编辑王团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