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在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中应用.doc

风险导向审计在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中应用.doc

ID:57830538

大小:6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31

风险导向审计在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中应用.doc_第1页
风险导向审计在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中应用.doc_第2页
风险导向审计在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中应用.doc_第3页
风险导向审计在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中应用.doc_第4页
风险导向审计在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中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导向审计在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中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风险导向审计在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中应用【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71-01【摘要】近年来,风险导向审计已逐步成为国际内部审计领域普遍认可的现代审计理念。在国内,风险导向审计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企业领导层对这一问题关注的还不够。本文仅在理解风向导向审计内涵的基础上,加快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粗浅阐述。【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医院管理随着医疗机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影响医疗机构战略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风险也日趋加大,因此,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强化风险管理,对于提升医院经

2、营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确保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等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审计准则体系,将审计理念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这又为医院内部审计孕育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含义风险导向审计是由于受到被审计单位(或事项)某些固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审计风险的现代审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风险导向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经营管理目标及管理程序进行测试和评估,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协助医院管理层防范、控制、

3、治理风险,从而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从概念中可以看出,风险导向审计以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估作为制订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从而全面地把握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在实务中,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程序有:(一)实施分析性程序,确定重要性水平标准、初步评价可接受审计风险和固有风险,了解内部控制结构和评价控制风险。(二)依据分析性程序的评估结果,确定检查风险水平,制定审计总体计划和具体计划。(三)根据医院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战略目标,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项目。(四)按照评估风险的优先顺序,制定审计方案,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五)采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

4、析法等审计方法,通过实施控制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查找疏漏和薄弱环节,尽早发现潜在风险,及时向医院管理层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医疗机构的应用新审计准则体系特别制订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等审计风险4项准则,并将这一理念和方法贯穿于其他准则的规定中。风险导向审计强调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为起点进行审计,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目标战略、经营风险、内部控制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医疗机构内部审计部门主要从以下方面把握风险导向审计的具体应用:(一)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导向审计在医院管理中的最明显的作用体现在

5、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其价值是帮助医院管理层掌控风险的程度。医疗机构的财务收支制度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投资项目审计等,主要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监督来实现。从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趋势来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正逐步趋向融合。医疗机构管理者应以医院发展的总目标为方向,以建立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出发点,对医院管理风险和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合理保障医疗机构战略目标的实现、财务报告的可靠、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比如:内审机构根据医院发展的战略方向,监督和评估医院财务预算、投资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按照医院短期规划和具体目标,完善成本控制核算体制

6、,建立设备使用效率、百元收入材料支出比、药品收入总控比、住院病人费用限额等系列考核体系。(二)审查投资项目的效益性。为了适应医院的发展,不断满足社会对卫生机构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医院投入大量的资金新购和更新先进设备和仪器,对新增设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行性进行调研,就成为内审部门为医院规避风险、站岗放哨的必要工作。审计部门要协同临床科室和资产管理部门,对未来设备的使用效率、所处区域病人群体情况、周边医院的设备配备情况、当地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等,进行严密论证,制定出完善的、具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院务会讨论后方可购置。在购买过程中,内部审计机构要严格监督审查供货商

7、的经营资质,确保招标购置程序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审核款项支付的合法性、合规性。设备购进后,内部审计人员应对新购设备跟踪调查,重点是审查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以及资产的保管和处置情况。(三)严格控制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卫生材料和办公用品是医院经营活动中主要的可控成本支出,是影响经营结余的直接因素。因此,内审机构如何充分发挥风险导向审计的作用,严格控制各项物资支出,从源头上封闭管理漏洞,是保证医院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大部分医疗机构对卫生材料和大宗办公用品实行招标采购,对每类物资限定若干品牌,采购人员只要按照质量标准和既定品牌购进就可以了;严格控制科室物资领用

8、范围和数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