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

ID:57833887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1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1页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2页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3页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4页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摘要: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如何去把握教材,制定目标,驾驭课堂环节,深入课堂练习,是我们广大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关键词:教师学生设计课堂练习思维发展新的课程标准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耍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向有限的四十分钟要质量呢?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关注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练习题如何设计已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练习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要使课堂练习做到

2、适度、高效,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就必须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练习。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使我明白,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以下几个阶段的课堂练习:一、课前准备练习在学生接受新知识前,教师应该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开展新知探索的必耍前提。课前准备阶段的练习就是为了达到此目的而安排的,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新知作铺垫。如应用题“相遇问题”的教学,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设计如下三道题:(1)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基木关系式是什么?(2)你能画出几种两个物体运动的不同情况?(3)甲乙两个小朋友相距15千米,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2千

3、米,两人同时相对行走1小时后还相距多远?2小时后呢?继续走下去会怎么样?二、新知形成练习在讲授新知过程中,教师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这就要在设计练习时下功夫:1.基础性练习做好铺垫:新授前使用,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例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可先复习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先复习长方形面积及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2.针对性练习抓住重点:新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例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可先通过确定谁是单位“1”的量,找对应分率

4、,填写关系式和作线段图等练习来,抓住重点,突破重点。3•操作性练习分散难点: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二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目的。新知形成练习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探索、练习活动进行具体的指导和适当的提示,诱导他们在练习的基础上小结出新的知识与技能。三、新知巩固练习学生通过上一阶段练习形成的知识,一般来说还不完善、不准确,认识也还比较肤浅。

5、新知巩固练习就是要学生通过练习与思考,比较全面、准确地认识新知、理解新知。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一般的有:1.巩固性练习: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对运算定律的运用。2上匕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

6、的巩固。1.变式练习:摆脱学生总是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生会解基本形式工程问题后,可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全程为“1”的相遇问题,可变换工作方法,出现“合做……完成一半”、“独做余下合做”、“合做余下独做……”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木数量关系的理解。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题”时,除了掌握所教比例解外,启发学生寻找多种解法,可用整数方法解、分数方法解等等,把新知、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效果。四、新知应用练习这一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作

7、业,设计这一阶段的练习要体现三多:多层次,练习题由浅入深,呈台阶式;多形式,动态练习与静态练习有机结合,创造生动活泼的练习气氛;多题型,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题还耍尽量与日常生活或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挂钩,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一节课分成四个阶段进行教学,这势必耍求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各个阶段之间必要的过渡和衔接。用四阶段练习教学法进行教学,要注重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各个阶段的安排科学合理,结构严密紧凑,一环紧扣一环,从感性到理性,从旧知到新知,由浅入深,从简到繁,从基础到发展,层层铺垫,循序渐进,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设

8、计课堂练习,旨在彻底改变小学数学教学重讲轻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轻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现象,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真正体现现代教学思想,培养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