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doc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doc

ID:57836780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1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吆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囿”“钹”“招徕”“铁铉”“饽饽”“秫秸秆”“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等词的读音、词义。   2.掌握作者的基本资料,揣摩作者对吆喝的品味分析。二、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

2、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味语言方面的特点3.体验作者在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朗读磁带、街头吆喝录音带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教师播放街头吆喝录音带,学生品评)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

3、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囿 钹 招徕 铁铉 荸荠 秫秸秆   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总结: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学生精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   2.就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如有同学不能解答的疑问,以提交

4、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问。   3.教师总结归纳共性问题,并板书,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 题有: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吆喝声?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2)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这会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3)全文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酌情点拨。   明确:   (1)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结构时,一定要注意语段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句,它们像路标一样,标示作者的思路。阅读时要搞清楚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如本文衔接过渡的

5、语句有:   ①“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一句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②“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   ④“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的叙述介绍自此开始转向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基于以上分析,课文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课文先从北京

6、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写起,转到口头叫卖,第4段总领全文,“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一句从两个方面为全文立下了“主脑”。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的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 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经过作者的精心组织,纷纭杂乱的吆喝声

7、顿时“秩序井然”。   (2)在这一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饨、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自能体味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于是作者只是择其要者加以简介。同时在最后四段对种 种吆喝声做了一番 归类概括的工作。   从全文看,作者有较高的对材料加工裁剪的写作功夫。如何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本文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3)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

8、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四、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品味本文语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   学生自选例品评。   如:“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 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