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ID:57850004

大小:2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1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究式教学《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教学重点:1、中心法则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教学过程:导入:课代表总结前一节内容,说出本节课的标题。今天我们只要学习第2节的内容: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问题:①这两种叶形有什么区别?②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一样吗?③是哪些因素导致和这种形状的改变?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引出课

2、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在前一节,我们学习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也就是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由此引出第一个知识点。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学生讨论,总结中心法则】  讲述: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中心法则。即:DNARNA蛋白质复制转录翻译接下来看资料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找出规律,完成讨论,补充中心法则如下:复制转录翻译蛋白质DNARNA复制逆转录补充后的中心法则,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

3、径。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学生讨论,总结4例子的原因,绘出图解】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基因可比喻为导演,蛋白质可比喻为演员。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细胞核基因),而合成蛋白质是在细胞质里进行的。而性状则是生物表现出来的一些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活动的总称。间接控制从基因的角度来分析孟德尔的圆粒与皱粒豌豆从上述实例来看,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白化病也是这类例子。直接控制除了上述方式,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以

4、囊性纤维和镰刀型贫血症为例。3.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及作用基因通过控制酶或蛋白质的形成,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事实上,每一个性状都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4.细胞质基因【课后探究题】科学家发现,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一些能自主复制的DNA,线粒体与叶绿体中的基因称为细胞质基因。    5.总结  中心法则:复制转录翻译蛋白质DNARNA复制逆转录  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

5、来实现的。6.技能训练看实验过程,集体完成问题讨论,锻炼学生探究、分析能力。7.课堂练习九、板书设计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中心法则复制转录翻译蛋白质DNARNA复制逆转录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①间接控制:基因控制酶的合成②直接控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③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性状十、教学反思这次赛教课,我用的是高效课堂,以前从没有接触过高效课堂,也不知道怎样去实践高效课堂,只是以自己的理解,尽量实现新课改下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

6、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本节课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精神,能较好体现学生参与,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小组的最大优势,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进行“兵教兵”;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分析资料,自己动脑、动笔、讨论、回答等学习过程能印象深刻形成结论,并结合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利用大量图片进行了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唯一不足之处,就是自己还是未能完全理解高效课堂,习惯了以前的教学模式,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去讲写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通过这次赛教课,我成长不少,在准备

7、这节课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同组其他老师的指导,自己发现,自己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要更大的努力,更多的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尽量使自己更快的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