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doc

八上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doc

ID:57850277

大小:9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01

八上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八上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八上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八上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doc_第4页
八上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不堪:无法忍受。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1)有仙则名名:(2)惟吾德馨德馨: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2、(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答:阅读下面的诗,《望岳》完成20—21题。(共4分)20.“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2分)答:21.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

3、句话的理解。(2分)答:四、古诗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读下文,完成20—23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⑴解衣欲睡解:⑵相与步于中庭步: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

4、你选择它的理由。能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23.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共4分)《春望》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1.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十四.(09广东省)(8分)《桃花源记》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及郡下,诣太守

5、,说如此。译文: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2);(3)。(3分)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6.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

6、的原因是:(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7.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8.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9.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4分)10.文中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全文,说一说桃源人为什么“叹惋”?(2分)11.离开桃花源时渔人“处处志之”,再来寻找的人划“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7、什么?(1分)(二)陋室铭刘禹锡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案牍之劳形()13.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2分)答: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有龙则灵()(2)谈笑有鸿儒()(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这劳形()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孔子云:“何陋之有。”(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