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分析.doc

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分析.doc

ID:57890231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分析.doc_第1页
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分析.doc_第2页
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分析.doc_第3页
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分析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分析关键词头痛,颈性推拿治疗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头痛病以头痛为主症,大多病势缠绵,迁延日久,此病病因十分复杂。本文论述是排除其它各种病因,确诊颈部病变引起的头痛。除却其他原因的颈性头痛常常被忽视,笔者自2001〜2006年收治159例此类患者,均为门诊病例,治疗以推拿手法为主,牵引为辅,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159例,其中男89例,女7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0岁;无明显原因头痛127例,有外伤史14例,落枕引起18例。无明显原因病人均经过其他科室多次治疗无效,有口服

2、中西药、理疗等。病史最短3天,最长8年。全头痛32例,偏头痛89例,后枕痛38例。2诊断依据症状表现为慢性或急性头痛,疼痛部位有偏头痛或双侧痛、后枕部痛等。性质有持续性隐痛、抽痛、放射痛,甚至夜晚不能安静入睡或睡眠后痛醒,常伴有头晕、恶心欲呕、胸闷、头部转动时疼痛加重,或晕倒,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无诱因者,颈部无明显不适症状。其余有颈部酸痛、僵硬、活动受限。查体发现所有病人枕骨后风池穴均有明显压痛,或左侧或右侧或双侧,大部分有向头部放射痛,可触及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出口处水肿,条束状,双侧颈项肌不同程度紧张,弹性差,压痛,枢椎棘突压痛,不在正屮线,头部旋转时症状加重。X线正侧

3、位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消失,大部分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3治疗方法3.1一般手法患者取坐位,两上肢口然下垂,颈肩部自然放松,医者立于其后方,首行以轻手法,按揉颈肩部肌肉,然后以斜滚法滚两侧颈项部、肩部,以透热为度,接着点揉按双侧风池、风府、大柱、率谷、太阳、印堂、肩井、大椎、扶突各30秒,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推抹头面部3遍,路线为印堂一太阳一印堂一上眼眶一太阳一印堂一下眼眶一太阳一角孙一风池;双手拿头部少阳、太阳经、督脉各5~7遍;一指禅推、滚头部五经各5遍;双手扫散头侧少阳经10余次;双掌环形抚摩全脸3~5次,再顺势揉太阳、率谷、风池、肩井3遍;最后揉颈项、

4、拿肩井、擦肩背,以透热为度。3.2颈椎旋转复位法方法一:以枢椎報突偏右为例,医者立于其后偏右,右手掌托住患者下颌部,左手拇指抵住偏歪棘突,头部中立位,头颈部放松,先用力缓慢将头向右旋转至不能动为准,此吋右手瞬间加力,同时左手拇指向左顶软突,这时拇指可感觉到椎体移动复位。椎体棘突向左偏者同样方法反方面操作。方法二:以枢椎棘突向右偏为例,医者立于其后偏右,右手托住患者下颌部,左手掌及其余五指自然托住头颅枕部,头颈放松,头向后伸约10。,先双手用力向上牵引,维持牵引力约1分钟,头部随着右手向右旋转不能为止,这时双手交错瞬间用力,常可听到“嗒”声弹响,然后保持牵引下再缓缓左右转旋

5、患者头颈3~5次慢慢松手,手法结束,不必要强求“咔嗒”声。施用手法复位吋应注意事项:手法要求稳、准、巧、切忌盲目和暴力,术后应休息片刻,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诊室o在治疗过程屮,头颈部不宜有意做各种剧烈运动,对外伤性韧带软组织损伤严重者需待软组织得到充分恢复。最后,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辨证论治,辅以中药,补肝、气血、祛风疏经行气活血等治疗。以上手法每FI1次,7天为1个疗程,手法复位据病情而定,1次成功者,不做第2次。对病情重、组织损伤严重者,病程长反复发者,3天复位1次,2~3次就可。4治疗标准和结果优131例(头痛消失,无复发,头颈活动正常,体征消失);良18例(头痛基本

6、消失,劳累后,头颈长吋间位于不良体位吋有轻度头痛不适);可9例(头痛不明显减轻,但常复发,时轻时重);差1例(治疗3个疗程,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最后确诊合并有颅内良性肿瘤)。优良率82.3%,效最快者1次治愈。5讨论颈性头痛为临床常见,但多易被忽视,从本文论159例中就有89例经内科治疗无效后转入本科。分析颈性头痛的原因:头部的后外侧、外侧向前延伸到眶上部的头皮感觉神经,这些神经的感觉支配是在头皮的后外侧,第一、二颈神经主要为感觉神经,这些神经的感觉支配区是在头皮的后外侧,第三颈神经分支与第一、二颈神经不同,不由椎间孔穿出,而是由狭窄的骨骼间隙穿出。因冲撞或外伤使颈部过度后

7、伸时,此两个脊神经容易受到压挤而受伤,产生显著和相当剧烈的疼痛。其二,椎枕肌群(位于枕骨与寰枢椎之间)肌肉痉挛时,能刺激或压迫枕小神经、枕大神经和椎动脉而引起头痛和椎动脉供血,不全等症状。此组肌肉不仅在上位颈椎病时能发生痉挛,直位颈椎病变时,可作为脊柱适应综合征的继发性痉挛而过度紧张。因此患者枕痛或偏头痛时,不仅要考虑到高位颈椎病变,也应注意有无下位颈椎病变。其三,在寰枢关节平面,硬脊膜与肩后小直肌紧张度的增加,可增加结缔组织的张力,牵拉硬脊膜,导致头痛。上四颈神经后支配的组织结构出现病变,产半的疼痛可反射至头颈部(即颈源性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