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魔咒.doc

打破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魔咒.doc

ID:57906719

大小:18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03

打破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魔咒.doc_第1页
打破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魔咒.doc_第2页
打破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魔咒.doc_第3页
打破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魔咒.doc_第4页
打破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魔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打破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魔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打破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魔咒中国丰富的制造业商机造就了大批有实力的本土制造企业,他们逐渐成长为迷你跨国公司,并最终成为世界级制造企业。华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区域性制造企业出发,中国企业有三条迈向全球市场并取得持续成功可能路径。制造业亟需第三级驱动我们前面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得益于我们的成本优势,也得益于我们的市场优势。但是在新的阶段,我们看到仅仅依靠前两个驱动已经不够了。中国制造业越来越难做了,第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第二就是原材料的涨价,第三就是人民币升值,这三座大山压得制造业够呛。除了这三座大山,其实还有两个

2、压力,一个就是企业的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资金成本也在翻倍的增长,利息、资金成本迅速提高,由原来3%涨到现在差不多7%,也就是说我们成本优势尽管还可以继续,但是仅仅靠这个驱动已经不够了。所以企业要迈向世界级,或者要成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世界级公司,靠前面两级驱动已经不够了,我们需要第三级驱动,就是创新。创新内容很多,包括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经营和管理的创新。我想在经营和管理的创新上起码有三个层次,首先是管理思想,其次是经营模式,第三是管理工具。——用友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只要中国人做了,其他人就不要做了。”这

3、是当今制造业的生动写照。但是,中国制造的破坏性策略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低成本”的魔咒,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都在上涨,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谁能成为“低成本”模式的破坏者?在用友的支持下,研究机构IDCMI对数百家中国制造企业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深入调查和研究,试图发现新的“未来之路”。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企业正在经历三个阶段:1、凭借劳动力成本低获得竞争优势。2、通过采用先进的机械及设备实现工业化。3、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经营和

4、管理的创新。“中国工厂”的低成本魔咒中国正一步步跃升为“世界制造工厂”,这一进程的特征是高速增长、拥有巨大的未来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独有的挑战。中国经济也已经开始面临英国和美国等其他制造业大国曾面临的同样难题,如成本增加、创新的压力、打造和维持全球声誉等等为此,中国正在为改善制造业的普遍状况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中国制造的真正优势与模式凭借制造业,中国启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引擎。过去5年,约有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来自制造业。相对开放的工业贸易政策吸引了外商资本投资(每年超过500亿美元),也为中国商品打开了全

5、球市场(2007年出口额超过1.2万亿美元)。本土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也形成了一个强劲的国内消费市场。中国的制造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而且这个国家的经济目前仍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本土制造业环境的低门槛促使大量本土制造企业竞相设立工厂,主要进行价格竞争。广东省的玩具工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省共有5000多家工厂从事玩具生产。如果算上聚集在广东的其他轻工业制造企业,这一数字将成倍增加。中国丰富的制造业商机造就了大批有实力的本土制造企业,他们逐渐成长为迷你跨国公司,并最终

6、成为世界级制造企业。华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区域性制造企业出发,中国企业有三条迈向全球市场并取得持续成功可能路径:迷你跨国公司。这些制造企业的产品主要还是在中国境内制造,但已经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这些企业在某一特定市场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不一定是非常大的企业,如江门鹏程头盔有限公司和东莞高文内衣制品有限公司。全球性制造企业。这些制造公司不仅供应在中国运营的品牌厂商,还将服务于世界各地的品牌厂商。它们将会面对更复杂的供应链,也需要更有条理的产品开发流程。这些公司必须开发能够反映这种跨国分布的商业模式,比如东艺鞋

7、业有限公司。世界级制造企业。这些制造公司将开发自己的品牌,在国际上销售。为了与既有的全球品牌竞争,它们将必须开发全球统一的业务流程,并投资提升在海外的生产能力。它们必须具备雄厚的研发能力,并将聚焦于整体运营、产品、流程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海尔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参见图1)图1不论以何种路径,中国制造企业将不得不应对一些重大挑战,以利用巨大的全球商机走向卓越。“中国工厂”面临的4大挑战要想完全与全球市场融合并抓住全球化机遇,中国制造业必须应对一些重要的挑战。图2作为IDC于2007年年中进行的一项全球性研究项目的一部

8、分,我们对137家中国制造企业进行了访谈,以了解它们今后两年中的三大业务目标。这些公司横跨多个行业,其中属离散和流程制造领域占受访公司的80%,且受访公司中65%拥有100~1,000名员工。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企业整体上仍然最关注质量,其次重视增加收入和开发新的市场。对成本和创新的关注则分列业务目标的第三位和第四位。(参见图2)为了了解制造企业面对的实际压力,我们接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