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治疗原则与通络药物.doc

络病治疗原则与通络药物.doc

ID:57910218

大小:2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3

络病治疗原则与通络药物.doc_第1页
络病治疗原则与通络药物.doc_第2页
络病治疗原则与通络药物.doc_第3页
络病治疗原则与通络药物.doc_第4页
络病治疗原则与通络药物.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络病治疗原则与通络药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络病治疗原则与通络药物1“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络脉广泛分布于人体上下内外的网络系统,承载经脉中运行的气血并将其敷布渗灌到脏腑组织,其络属脏腑肢节、津血互换、营养代谢、温煦充养、调节控制诸功能都与其“行血气”这一基本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络脉通畅无滞、气血流行正常是络脉系统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由于络脉结构特点支横别出、逐级细分、络体细窄、网状分布而决定的气血流缓、面性弥散的运行特点,导致各种内外病因伤及络脉而致络病,其病机特点为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而其病理实质则为“不通”。中医学补偏救弊、调整阴阳等所有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路,络病治疗的根本目

2、的在于保持络脉通畅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故“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正是针对络脉生理特点及络病病理实质而提出的。实际上,从《内经》到清代叶天士络病治疗均体现了“通”的特点,《素问·三部九候论》指出:“经病者治其经,络病者治其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其出血,以见通之”,明确提出刺络血治疗的目的在于通络脉。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并创制旋覆花汤散结通络治疗肝着,大黄蛰虫丸治疗虚劳,鳖甲煎丸治疗疟母,实开通络方药治疗络病之先河。迨至清代叶天士演绎推广“通”法之义,提

3、出“凡病宜通”的治疗思想,发展了仲景通络治法方药,其通络之法,多以辛味为主,提出“络以辛为泄”的观点,形成辛温通络、辛香通络、辛润通络等治法,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载:“用苦辛和芳香,以通络脉”,“瘕聚每因脉络不通,……治宜辛香通络宣畅气血。”对久病久痛络脉瘀阻诸证,推崇仲景虫药通络之法,指出虫药“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功专“追拔沉混气血之邪”、“搜剔络中混处之邪”,使虫类通络治疗成为络病治疗的一个显著特色。即便对络虚诸证,叶天士亦认为“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主张“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其用“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可见从《内经》、张仲景到叶天士络病治疗都突出一个“通”字。由于络病

4、的发病因素、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各异,虽“络以通为用”的治则普遍适用于络病治疗,但通络之治法却各有不同,正如高士宗《医学真经》所云:“通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祛除络病之因以利络脉通畅,采取入络药物疏通络脉,针对络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改变采取有效治疗方药,皆可调整络病病理状态,有利于络脉运行气血功能恢复,达到“通”之目的。络病成因不同,外有六淫、瘟疫之邪,内有痰湿阻滞、血瘀阻络、五志过极、气机郁滞或虚气留滞久病久痛入络,故有理气、益气、祛风、散寒、化痰、利湿、解毒通络等络病审因论治的方法,及时祛除络病病

5、因即可达到通畅络脉的目的。在祛除病因的同时采用直接通络治法药物如辛味通络、虫药通络、藤药通络、荣养络脉等常会使络病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明显,这些药物是从张仲景到叶天士通络治疗的宝贵经验总结,对络脉具有直接的疏通作用。络病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也会引起脏腑以及骨、筋、肉、皮等组织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因此在祛因通络、直接通络的同时应配合修复继发性病理改变的药物。络病作为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病理状态,处于其发生发展的不同病理阶段,临床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如络气郁滞(或虚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热毒滞络、络息成积、络虚不荣、络脉损伤,临床应综合考虑不同证型的发病因素、病程阶段、病理类型,把驱除病因、

6、直接通络、修复继发性病理改变治疗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切中病机、丝丝入扣、若合符节的络病治疗方药。2常用通络药物2.1辛味通络辛味药辛香走窜,行气通络,正如叶天士所言:“络以辛为泄”,“酸苦甘腻不能入络”,指出了辛味药对疏通络脉具有重要作用,常用药物有辛香通络之降香、麝香、檀香、薤白、乳香、冰片等,辛温通络之桂枝、细辛等,辛润通络之当归尾、桃仁等。2.2虫药通络虫类通络药性善走窜,剔邪搜络,是中医治疗络病功能独特的一类药物,久病久痛久瘀入络,凝痰败瘀混处络中,非草木药物之攻逐可以奏效,虫类通络药则独擅良能。从功能特性区分虫类通络药物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化瘀通络药,主要适用于久病久痛络脉瘀阻,闷痛

7、刺痛,或结为疒徽积,或风湿痹痛,或中风偏枯,或虚劳干血,肌肤甲错,常用药物有水蛭、土鳖虫、虻虫、鼠妇、蛴螬等;一类为搜风通络药,主要用于络脉绌急,卒然不通而痛,或一过性头晕肢麻,言语骞涩,或肢端遇寒青紫麻木疼痛,常用药物有全蝎、蜈蚣、地龙、蝉蜕、露蜂房、乌梢蛇、白花蛇等。2.3络虚通补络虚通补常用于络病日久,营卫失常,络脉失于荣养,脏腑组织失于渗灌的病证,叶天士首倡“络虚通补”治法,提出“大凡络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