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画的关键还是在于色彩.doc

现代中国画的关键还是在于色彩.doc

ID:57934427

大小:16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4

现代中国画的关键还是在于色彩.doc_第1页
现代中国画的关键还是在于色彩.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现代中国画的关键还是在于色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中国画的关键还是在于色彩”(附照片)谈姜德溥的艺术姜德溥的宣纸重彩作品,充溢着空间和生命的激动之波  □胡文原  近年来,年近八旬的著名画家姜德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位上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院),属最早一批实行“职业化”的中国艺术家,依然呈现出昂扬旺盛的艺术创作力,时有新作,开时代风气之先。上世纪90年代,姜德溥探索用国画的用笔之道,结合色彩、造型等西洋画法,创造出一种半抽象、现代与古典兼具的宣纸重彩画,在上海、杭州、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法国、日本等广为展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姜德溥一度十分迷恋于

2、中国的水墨。但是,即便如此,正在水墨中欢畅游弋的他,内心深处反认为创立现代中国画的关键还是在于色彩。他觉得色彩不仅作为绘画要素是本能的,而且几乎是复兴的一种象征。长期以来,人们迷恋于“墨分五色”,并曲解了“水墨为上”之说。当然这可以认为是为了展现水墨的充分表现力,却无论如何不能理解为取代色彩。如果认为中国画天然是贫色的,这将是荒谬的。  上世纪50年代,姜德溥即以独特的画风扬名画坛。但因种种原因,他也沉寂了相当一段时间。直到改革开放回到上海,在上海高校任教,他才重新焕发了艺术的生命力。上世纪80年代,他与朱屺瞻、钱君匋等共同参加《上海六画家

3、书画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中国画的色彩探索。他交替使用流淌的透明、半透明色和浓重的几乎还没有完全融解的色团,并以多层次、多技法的总体构思与微妙变化的细节相呼应。泼塑、积墨、泼水、干湿互用;拓印、反拓、指墨等手段的大胆妄为,偶发式效果和理性的“冷处理”相交叉,冲破了传统国画“随类赋彩”的概念,进入“色彩表现”的新天地。他的那些新色彩画,和古人的成法已很少有相似之处。这些作品是自由不羁的,充溢着空间和生命的激动之波;但它们又是现代的,不失中国气派,具有民族文化的真髓。  姜德溥并非鄙视传统,恰恰相反,他热爱传统。看看他那些以传统

4、技法创作的水墨画,你不能不叹服他不凡的传统功力。但是,像他具有如此传统功力的老艺术家,居然仍能以极大的勇气“打出来”,寻找中国画新的与时代相契合的现代的表现方式,你就不得不佩服了。姜德溥作品的“抽象”并非无所依傍,而是从数十年传统功底中演化而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把外在的规式和陈旧符号一概舍弃,唯留笔、墨、意、气、神。他用音乐感来处理画面,令作品富于韵律;继之又重点解决色彩问题。色彩在传统绘画中越来越淡化了,但是他认为色彩永远是绘画的主要因素,因而他提倡“直接画法”,犹如大设色没骨一派。同时他又在画作中探索各种新颖的“肌理”效果,予观者别样

5、的审美感受。  姜德溥是绘画艺术的多面手。他的油画虽然是将前苏联的画风和西方现代艺术融为一体,但是其所描绘的风景、人物,所表现的内在精神,又是地地道道中国化的。所以,有人认为,他的油画,是中国现当代油画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独特篇章,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在美术创作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姜德溥不是一个自发的画家,而是一个有着充分理论准备、理论素养的自觉的艺术家。近年来,他撰写和发表了《笔法论》、《墨法论》、《林风眠传》、《森森之林,青青之林》、《倪贻德传》、《塔希主义与中国当代水墨画家》、《董其昌和他的文人思想》、《文明与文弱》等论文和专著,

6、对中国现当代绘画和自己的创作进行了多方面的疏理、阐发,提出了不少独树一帜的观点,引起了美术界的关注。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