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doc

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doc

ID:57959220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5

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doc_第1页
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doc_第2页
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doc_第3页
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doc_第4页
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解决问题”是新课程的四大目标之一。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虽然有比较多的论述,在这里,我也想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数学问题的分类  数学问题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面临的、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境状态。它可以对学生形成一定的挑战,通过问题解决能够起到开发数学思维的作用。韦伯斯特曾对“数学问题”作了这样一个定义:“在数学中,问题是那些要求作出解答的任何事物”。根据这样的理解,数学问题几乎包含了各种各样数学作业。它需要运用数学的概念、方法、理论或性质来解决。  按照不同的视角,数学问题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我在这里将起简单

2、的分成两类,一类是纯数学问题(常规问题),另一类是应用数学问题(非常规问题)。  学生要学习数学知识,就不可避免的要解决纯数学问题,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解决纯数学问题应该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解决应用数学问题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解决应用数学问题几乎被完全忽视。这两种问题解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重视程度是一样的。在新课程改革中,应用数学问题解决得到了很强的重视,几乎贯穿于每一个情境教学中。  这里所说的应用数学问题和应用题是有所区别的,虽然在应用题中也有应用数学问题,但是应用题我们往往可以将其归纳成某一种类型的问题通过一些数学模型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应用题可以通过一些常规

3、的方式获得解决。传统的应用题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往往是虚假的。从数学发展史上我们不难看出,数学发展的动力有两个:一个来自于外部即它的应用,另一个来自于内部即数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纯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应用数学问题的解决同等重要。  对于问题解决我们应该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学生的心理,其次关于策略和方法的问题。  二、学生解决问题的常见的心理障碍分析  问题解决一直是心理学家长期研究的一种重要课题。不同的心理学家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呈现的心理模式是不同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杜威模式”、“罗斯曼模式”、“波利亚模式”、“奥苏伯尔和鲁宾逊模式”。虽然他们的观点各不尽同,但是可以给我们一

4、种启示就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强烈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可能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起推动或阻碍作用。在这里,我想说一说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容易被经验常识误导  经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帮助上,自然也体现在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干扰上。  案例一:  淘气送一件东西到山上去,上山的速度是每分钟40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分钟60米,淘气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  学生普遍列算式为:(40+60)÷2=50米  大部分学生在解释自己的算式的时候认为,将上山的速度和下山的速度加起来除以2就可以得到平均速度。认真分析学生行为后

5、面所隐藏的心理,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是受得经验常识的误导,通常他们比较多解决这样一种类型的问题(如):  淘气有40个糖,笑笑有60个糖,他们平均每人有多少个糖?  也就是求平均数问题,总数÷份数=平均数。在案例一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就是用这样一种经验常识在解决问题,没有深入分析这个问题的本质特征。又再如:  将96朵小红花和72朵小白花分给8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得的红花朵数和白花朵数分别相同,每个小朋友各分得几朵花?  在对本校的某个班(低段)42名同学进行测试,居然发现一半多的同学直接将96和72加起来除以8。分析原因,估计就是学生因为对“分别相同”在经验的误解下理解为“平均

6、每个人多少朵花?”,于是造成解决问题的失误。  (二)忽视问题的特征  在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通常有这样一些现象:1、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熟悉的那部分,而忽视主整体性。如:  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家到学校,小明每分钟走50米,小红每分钟走45米,9分钟后,他们同时到校,小明和小红家相距多少米?  比较多的学生认为应该是(50+45)×9=855米,而没有人考虑到他们行走的方向。  又如:  某件商品售价1200元,获利25%,获利多少元?  学生的解答会惊人的一致:1200×25%=300元。造成学生这样失误的原因,是学生对获利这样一种问题情境不熟悉,没有抓住问题特征来解决问题。  问题

7、情境的熟悉与否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有影响,而且我们还发现因为数字符号特征很容易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学生常常对数字符号特征显得比较比较关注,对文字符号特征容易忽视。如:  1、某工人3小时做21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工人叔叔做63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对许多学困生调查表明,他们在解决此类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显得很茫然,无从下手,或者是简单的直接用630÷210。造成学生困惑与失误的原因是此类学生往往没有关注到“照这样计算”这个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