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胺转化为酰芳胺的方法-论文.pdf

芳胺转化为酰芳胺的方法-论文.pdf

ID:57974498

大小:222.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8

芳胺转化为酰芳胺的方法-论文.pdf_第1页
芳胺转化为酰芳胺的方法-论文.pdf_第2页
芳胺转化为酰芳胺的方法-论文.pdf_第3页
芳胺转化为酰芳胺的方法-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芳胺转化为酰芳胺的方法-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4期大学化学Vo1.29No.42014年8月UNIVERS1TYCHEMISTRYAug.2014芳胺转化为酰芳胺的方法曹园刘晓华范莉(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715)摘要按照形成酰胺键所用原料分类,可将芳胺酰基化分为羧酸衍生物法、羧酸法和其他方法。羧酸衍生物法主要有酰氯法和酸酐法;羧酸法主要有偶联法、TAPC研磨法、P(OMe),/I:催化法、纳米MgO催化法;其他方法主要是乙腈法、N,N_-q3基乙酰胺法、Au/HAP催化下的羟基合成法。关键词芳胺酰基化羧酸衍生物羧酸乙腈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酰基化不仅是多肽、维生素、农用化学品、尼龙等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合成途径,而且

2、也是胺类、酚类、醇类、硫醇类化合物的有效保护方法。许多具有特定活性的多肽药物、.内酰胺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氯霉素类抗生素以及某些抗结核药物都含有酰胺键结构⋯,更多药物先导分子或候选药物都力图引入酰胺结构_2。因此,酰胺键的形成既是有机化学工作者的长期研究课题,也是天然产物和合成药物结构修饰的重要手段。目前,酰基化试剂主要有羧酸衍生物(酰氯、酸酐[5-7,15-281、酯)和羧酸[5,6,29-45],芳胺化合物的酰化方法主要有酰氯法、酸酐法、偶联法等。本文重点介绍芳胺化合物的酰基化方法,并根据形成酰胺键原料的差别,将芳胺酰基化的方法分为羧酸衍生物法、羧酸法和其他方法1羧

3、酸衍生物法制备酰芳胺酰氯是由羧酸与SOC1:、COC1、PC1、PC1等试剂反应制得H,是羧酸衍生物中最为活泼的化合物;从酰氯制备酰胺是酰胺制备方法中最为简单的方法,也是制备酰芳胺最常用的方法M(图1)。一"go2文献资料显示,受底物反应活性的影响,芳胺酰基化反应的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等条件会有不同:酰氯法制备酰芳胺通常具有反应速度快、后处理简单和收率高的优点。1.2酸酐法酸酐与胺反应也是实验室制备酰胺的常用方法。根据所用酸酐的种类,可以分为对称酸酐法[。(图2)和混合酸酐法[蚰(图3)。通常情况下,以酸酐为酰化试剂需要溶剂。受酸酐存在状态、反应活性和芳胺底物溶解性的影响,溶剂可以

4、是酸酐本身,也可以是另外的溶剂[5。当存在合适催化剂时,用酸酐制备酰芳胺的速率可以得到明显提高.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率_】_l7]。一般而言,酰氯与芳胺化合物的反应速度较酸酐基金资助: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No.201210635054)}通讯联系人,E.mail:hxfanl@SWU.edu.cn第4期范莉等:芳胺转化为酰芳胺的方法292+OO三。。Ⅻ2+OO一+ORR,快"],但由于某些酰氯不能稳定存在、刺激性和毒性较酸酐大,加之酸酐更为便宜,因此有时也选用酸酐代替酰氯作为芳胺的酰化剂。酸酐法与酰氯法可以相互补充。由于存在选择性生成某种酰芳胺和产物分离提纯的问题,一般

5、的混合酸酐法制备酰芳胺的实例较少。但是,对用氯甲酸酯与羧酸形成的混合酸酐,如R。CO0(CO)OR,可以只生成一种芳酰胺¨蚴J。由于这种酸酐制备简单、比较稳定、反应活性较好,故较多运用在脂肪胺的酰基化中_2;对于仲胺或同时存在OH、SH的胺类化合物,反应具有很好的选择性2驯;含有手性的羧酸先与氯甲酸酯反应,形成混合酸酐后再与胺反应,不仅可以形成酰胺键,而且可以保持手性不发生改变。2羧酸法制备酰芳胺2.1偶联法在多肽合成中,常常采用偶联试剂和偶联助剂促进氨基酸间的连接(形成酰胺键)。常见的偶联试剂有Ⅳ一乙基.Ⅳ.(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29,37]、N,Ⅳ.二环己基碳

6、二亚胺(DCC)[2-3,5-6,29-31,38]、N,Ⅳ一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N,Ⅳ.羰基二咪唑(CDI)、2.(1H.苯并三氮唑一1.基)一1,1,3,3一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HBTU)[381、2.(1H一苯并三氮唑.1一基).1,1,3,3.四甲基脲六氟硼酸盐(TBTU)]、lH一苯并三唑一1一基氧三吡咯烷基六氟磷酸盐(PyBOP)等;在反应中通常加入Ⅳ,Ⅳ.二异丙基乙胺(DIPEA)或1一羟基苯并三氮唑(HOBt)等防止底物消旋(图4)。Ⅻ2+⋯R2c。。H詈—一YoR芳胺的酰基化同样可以在偶联剂(EDC『3,DCC¨39_等)的作用下发生。根据底物的反应活性和

7、溶解性,选择适宜的碱和溶剂(有时无碱、无HOBt也可以顺利进行_3],例如芳胺、羧酸与EDC·HC1在无溶剂、无碱条件下研磨,30mim内可完成偶联反应_3);通过微波辐射,芳胺、羧酸的偶联反应可在DCC、DMAP作用下于20min内完成]。与常规芳胺偶联反应相比,研磨和微波辐射可明显缩短偶联反应的时间,收率较好。有机分子支架中有氟烷基支链(CF和CF)的分子被称为光氟分子。M.Matsugi等报道,在经过修饰的光氟分子的作用下.芳胺与羧酸的酰基化反应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