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doc

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doc

ID:57978285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5

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审题即审清题意,通常它包含三个环节,即解题前対已知与未知事项的初步分析与观察,解题过程中对题意的进一步分析,以及解题后的检验与反思。在近几年的中考中,统计分析显示:审题错误或不清导致失分的情况相当严重,是学生三大重要的失分原因之一,所以,审题是数学的敲门砖,也是拦路虎。教师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觉得要想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血做起:一、加强心理疏导,培养审题的正确性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不

2、少同学在数学课上认真听讲,但做题时往往无从下手,特别是一些条件比较多的大题日,常常一片空白,问他们原因时,学生说太难”,“看不懂题目”,;在考试屮,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失去一些本不该失去的分数,他们一般都解释为“粗心”。这都是审题能力不强造成的。学生不具备较强审题能力,自身也是有原因的:(一)心理畏惧丧失信心部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比较薄弱,存在畏难情绪。当他们审题时看到题目很繁琐时,或是看到新情景题目时,便会产生畏惧心理,变得紧张起来,不想再去多看题目,更不愿意去分析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了,

3、因此,往往会选择放弃。这样长此以往陷入恶性循环,越不会越怕,越怕越不会,审题能力也没有机会提升。(二)心理轻视粗心大意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因为不重视审题,不舍得在审题环节上下功夫,而导致解错题。粗心大意的毛病,经常听到有人感叹“乂看错题了”,特别是,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以为自己掌握得很好,产生轻视心理,审题时就会思想麻痹,粗心大意,结果在审题时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二)以下是某次考试中错误率较高的题:圆柱底面半径为3cm,母线为5cm,侧面积为。不少学生答案为15口,订正时还不知道错哪里,其

4、实是把圆柱当成了圆锥。因为教材上重点讲了圆锥的知识,粗心的学生,没仔细看题,想当然的套用了圆锥侧面积公式。解题者仔细市题,就会对题目信息认识不清,或发生错觉,有时还会导致解题思路混乱,造成错解。因此,在教学屮要多给学生机会,对学生耍多作肯定性评价,珍视学生的成功,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口信性,加强审题的正确性。二、渗透审题策略和方法,培养审题的深刻性(-)读一审题的基础读题必须认真、仔细。在审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复杂的题干部分,找出重点,理解题意。课堂教学中读题目可以讣学生手

5、中拿着铅笔,边看边做符号,标识出其中的一些重点词、宁、句,弄清L1知条件和解题目标,找出有用的信息。之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审题:(1)有哪些已知条件?(2)解题的目标是什么?要求是什么?(3)如果能画图,应画一个图,并在图中标出必要的条件和数据,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小明周口和伙伴一起去爬山,上山速度a,下山速度b,求小明的平均速度。这道题很多学生拿起笔就写Q+b)/2,错误的关键是读题时未把题意读懂,直接想当然的就写出了答案。(二)挖一审题的关键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形成清晰的数学思维,然而

6、,要想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还要学会对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Z中,或寓于概念,或存于性质,或含丁图中。这些信息往往是突破难点的抓手,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道题:,将底面为正方形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放入一圆柱形水杷I内,并向水槽内匀速注水,速度为vcm3/s,直至水面与长方体顶面平齐为止•水槽内的水深h(cm)与注水时间t(s)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完成下列问题:(1)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cm3;(2)求图2中线段AB对应的函

7、数关系式;(3)求注水速度v和圆柱形水杷的底面积S.这道题冃是图表题,很多隐含的条件全隐藏在图表中,能否成功的挖掘出这些信息就成为了解决这道题0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耍时刻注意提醒学生,有些知识在题目中没有明说,只有通过分析才能得出,因此要让学生在做题时要仔细读题,认真理解,善于挖掘隐含条件,深刻审题。,这样才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3•理一审题的升华审题时,思路不能只停留在原题上,而应积极地将其转换成熟悉和易解的问题。从口己储存的信息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将其表述成熟悉和易解的问题。有许多数学题给出

8、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的形式比较复朵、繁琐,审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将其转换,使数学问题化繁为简。其方法有:把具体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把几何问题转换成代数问题,把代数问题转换成三角问题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我们在审题时,要注意分析题意,善于转换。如《中心对称图形》一章中平行四边形一节,通过三角形的旋转,把陌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三角形问题。三、错题分析,增强审题技巧性初中数学中有许多题冃,其求解思路不难,但在解题时,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刻,对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