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共青团加强

广东高校共青团加强

ID:5797865

大小:160.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7-12-25

广东高校共青团加强_第1页
广东高校共青团加强_第2页
广东高校共青团加强_第3页
广东高校共青团加强_第4页
广东高校共青团加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高校共青团加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高校共青团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材料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二○○九年十一月十六日28目录一、关于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指导意见(试行)(中青办发[2009]3号)3二、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实施细则(试行)(中青办发[2009]15号)7三、关于全力推进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的通知(粤团发[2009]5号)14四、关于贯彻落实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的通知20五、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合同23六、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牌匾标准样式26七、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旬报表27八、

2、见习基地建设情况一览表29九、关于加强高校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工作的紧急通知(粤团发[2009]33号)另附正式文件以上材料均已上传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群共享处,群号:8203894328关于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指导意见(试行)(中青办发[2009]3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团的十六大、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团中央决定动员全团力量,遵循市场机制和社会公益活动的基本规则,面向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广泛动员和争取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提

3、供帮助,为用人单位选人搭建平台。  一、基本原则  1.三级建立。团中央、省级团委和团市(地)委、学校团委分别联系企事业单位募集岗位,建立见习基地。  2.三级授牌。提供10个以上见习岗位的企事业单位即可授牌。团中央、省级团委、团市(地)委原则上谁建立谁授牌。下级团委也可以向上级团委申请授牌,其中:在一个见习周期内提供20个以上岗位,可申请省级团委授牌;在一个见习周期内提供30个以上岗位,可申请团中央授牌。  3.属地协调。团中央联系建立的见习基地,按见习基地所在地由团省委统一协调,市(地)、县(区)团委负责具体对接工作。  4.动态管理。授牌单位负责评价本级所建立的见习基地

4、的运转情况,对未履行合同约定的见习基地予以摘牌,对工作优异的见习基地以适当方式予以表彰。原则上每年评价一次。  5.基层对接28。团中央、省级团委、团市(地)委联系到的企事业单位和岗位提供给基层团组织使用,由市(地)、县(区)团委,根据岗位需求情况组织推荐本地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参加见习,可以优先考虑有创业意向、家庭经济困难、初次就业的青年。学校团委联系建立的见习基地可直接面向本校学生,自行运转,不再层层对接。  6.就近就便。原则上见习基地和见习人员在同一城市对接,特殊情况由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或相关机构协商。  二、建立标准和程

5、序  见习基地的建立应充分考虑企事业单位的规模、行业分布及所能覆盖的青年群体类别等要素。  (一)建立标准  1.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并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的企事业单位,有提供见习岗位的意愿和接收见习人员的能力;  2.具备国家法定安全生产条件;  3.每年至少安排一期见习,每期一般为2至3个月,岗位数量不少于10个;  4.见习岗位的工作内容需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含量,见习基地不以短期劳务用工为主要功能;  5.能够为见习人员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一定的基本生活补助;  6.见习结束后,能够为见习人员出具见习鉴定;  7.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用在本单位见习的青年。  (二)建

6、立程序28  1.团中央、省级团委和团市(地)委、高校团委按照见习基地建立标准,广泛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经双方同意,签订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合同”(见附件1),原则上谁建立谁签合同;  2.见习基地按照团中央制定的统一标识挂牌(标识式样另发)。挂牌期限一般为三年,具体见习岗位每年可根据企事业单位实际进行调整,三年期满,经评价合格的可继续挂牌。  三、见习人员的组织  见习人员的年龄一般在18至35岁之间。见习人员的组织和招收工作由市(地)、县(区)团委负责。  1.省级团委城市(青工)部、农村(青农)部和学校部负责见习人员招收工作的总体指导、协调和服务;  2.见习人

7、员的具体招收工作由市(地)、县(区)团委和学校团委负责,并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团委进行岗位对接。  四、见习人员的管理  见习人员在岗工作时间的管理以企事业单位为主,由企事业单位与见习人员签订见习协议书(参考文本见附件2、3、4);非在岗工作时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管理由学校负责,其他见习人员的管理由招收的市(地)、县(区)团委负责。团中央、团省委有关部门对见习人员的管理进行跟踪指导。  附件:1.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合同(下载)     2.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协议书(参考文本1)(下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