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案例.doc

羚羊木雕案例.doc

ID:57996344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羚羊木雕案例.doc_第1页
羚羊木雕案例.doc_第2页
羚羊木雕案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羚羊木雕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羚羊木雕》孟津城关二中张艳艳引言:课文所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教学设计时,把更多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去体验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从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案例描述: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可是在生活中友情有时会和利益起冲突,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呢?今天我

2、们要学习的课文《羚羊木雕》或许对我们有所帮助。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请三个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2、落实字词,强调“逮、颊、攥”的读音。3、思考文章围绕木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要求按课文的叙述顺序。4、学生回答后明确:追问木雕——送木雕——要回木雕5、提问:按时间顺序先写哪件事?说说用插叙的巧妙。明确:送木雕是插叙,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1、师生互换角色朗读文中“我”和“妈妈”的对话部分(即1——12小节)2、学生评评说话人部分谁读的到位。学生异口同声说老师读的好,把人物的心情说话是语气读出来了。3、认识“妈妈”的语言反映了

3、她怎样的心情和态度?明确:态度坚决,逼我去把木雕要回来。4、请一男生读爸爸的语言,其他同学思考对这件事爸爸的态度又是怎样?明确:爸爸表面平静,但实质和妈妈一样,木雕必须拿回来。5、投影“我”“妈妈”“爸爸”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请了两组同学读,并略作点评。6、学生找找奶奶和万芳妈的语言,体会他们的态度。明确:奶奶觉得这么贵重的东西送了可惜,但顾及我的感受说算了。万芳妈认为不该要,反过来也是不该送。7、得出结论:文中出场的四个大人对送木雕的态度是一致的——木雕不能送。四、问题探讨:1、这件礼物不能送的原因是什么?明确:木雕太贵重了。2、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为什么送

4、给万芳?因为万芳是我的好朋友,对我很仗义。(学生具体说说仗义的表现)3、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看重的各是什么?明确:大人看重的是物的贵重而孩子看重的是友情。五、拓展延伸:1、如何才能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2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六、教师小结:父母重财轻义,深深伤害了“我”的感情,“我”重义轻财,自作主张的作法也欠妥,在家庭中,子女敬重父母,父母尊重子女,是处理家庭矛盾的一把钥匙。另外,生活中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生活就会更加美好。七、布置作业:课后练笔:《妈妈(爸爸),我想对你说》八:板书:羚羊木雕我万芳妈妈爸爸奶奶万芳妈  代沟孩子世界成人

5、世界(友情)(利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