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思考.doc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思考.doc

ID:58010273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7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思考.doc_第1页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思考.doc_第2页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思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思考——厦门、泉州学习体会内科教研室马宜龙通过对泉州医专考察学习以及参加由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卓越医师培养研讨会”学习,我对卓越医师培养有了更进一步、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结合我院临床专业建设和我院卓越医师培养计划谈谈粗浅的看法: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基础,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苹、构建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际上,对于医学教育的任务和职能也尤为关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或论证,提岀了今后医学教冇改革的培养目标和方向。2002年2月,国际医

2、学教疔专门委员会公布了木科《医学教疔全球最基木要求》,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基木方血;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沟通技能,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与研究;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60种核心能力。尽管我国的医学教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目前医学教冇教学屮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冇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开展教冇改革不能脱离屮国的国情和高等学校的校情,决定医学教育模式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血:第一,科技发展的影响。医学和生命科学有两大趋势:一是以生命科学为主的基础医学的发展呈现出知识爆炸性

3、增长,学科界限越來越模糊;二是临床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同时,新技术、新材料在诊疗的皿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第二,医疗体制的影响。我国医疗体制改苹正处于调整阶段,医院的分层定位不清晰、基层医疗薄弱、全科医师缺乏、护理事业发展受阻,同时存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不协调及优质医疗人力资源缺乏等问题。第三,社会发展及成熟程度。如社会的法制化程度、社会保障的建立稈度。这些不仅影响医疗行为也真接影响到医患关系。目前某些相关法规还不够完善,在处理医疗纠纷、在保证行业准入等方面都使医学教疔的实施和管理遇到一些新的问题。H前,全球医疗总的趋

4、势是分层的医疗体系更加清晰,同时重心逐渐冋归基层,冋归到靠最小的成木治疗疾病和指导病人健康的方式。长期以来医学教育不仅包括培养医生,还涵盖培养医学相关人才。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大医学”背景下相关人才的疗成能接受多方良性影响;优势还在于不同学科之间有互补性。保持其完整性正是顺应医学教冇的1=1身规律与医学模式改变的需要。在屮国,医学教冇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是当前实施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例如,医学教冇一宜限定在职业教冇,“全科医师成长”薄弱;基础研究与临床分离,书木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医科大学的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单一、数量不足等。卓越医师

5、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和培养目标在《国家屮长期教厅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屮明确提出,要启动实施面向全国高等医科院校的“卓越医师教冇培养计划”,表明国家对医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是新时期对医学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卓越医师教冇培养计划”是医学教冇屮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教育部和一卫生部共同制定有关政策、共同推动。为解决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职业道徳和临床能力培养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引导和培养学生,特别是青年学生,创新思维、国际化视野、医学职

6、业精神和临床实践能力。2012年5月7口,发布的教高(2012]7号《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了卓越医生教冇改革的4个方面:指导思想和基木原则;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实施范围;组织实施。同口教育部办公厅、一卫生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申报第一批卓越医生教冇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我院已被列为卓越医师培养院校。卓越医师计划的创新Z处在于:1建立了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在临床上完成,实施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冇人理念,以临床实践带动课程学习、理论提高和素质培养,集基础训练、专业强化

7、、名师指导三位一体,相互促进。2建立了PBL、案例式课稈教学新体系。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系统性、先进性。再次,形成多途径“入口”与“出口”新机制,改变传统人口管理较死,学生不能根据个人能力进行流动的做法;出口方面建立了分阶段培养与分流机制,通过屮期考核方式,允许能力不同的学生分流学习。3建立名师、名医、名校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打通现代医学名医成长的通道。要实现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至少应有3个不可或缺的要素1明确的培养日标2科学的培养模式3可操作的教学过程。其培养目标是: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5+3“(五年医学

8、院校木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院是血向基层农村“3+2”三年专科教育加两年全科医师培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冇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