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控.doc

教师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控.doc

ID:58027990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教师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控.doc_第1页
教师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控.doc_第2页
教师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控.doc_第3页
教师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控.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师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控一、教师的工作压力来自哪些方面?1、自我压力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精神上的完人,时刻不能放松自我约束。过高的工作期望,人格特征如完美主义者。2、组织压力  辛勤劳作,常被挂以应试教育的骂名。用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高分生,却成了低能的代名词。有良好品质的学生无人提及,一旦出现一个不好的,教师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3、学生压力  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管教都头疼不已,却期望自己养尊处优、自我中心的孩子一放到教师那里,就会变得乖巧

2、可人。在无形之中,家长逃避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转嫁了自己的困难与烦恼。甚至忍受家长的冷脸、白眼、指责。4、职业压力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然而,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却与这一荣誉不相符合。国内一项社会职业声望调查表明:在上海人心目中,大学校长和大学教授排在24种热门职业之外,何况我们?5、社会压力  在物质上,教师则一向是贫寒的表率,而且必须是两袖清风方才称得上是师德典范。调查研究也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普遍较低,尤其是对工资、福利以及晋升等处于不满意状态。6、新课改带来的压力

3、 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总之,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持续漫长的情感付出,个人价值难以直接体现,社会效益滞后或难以得到承认而造成的。“老师的人生写照:干得比驴都累,起得比鸡都早,装得比总统都严肃,挣得比民工都少,看上去比谁都好,五年比谁都老,头发比和尚都少。二、怎样解压?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一)调整认知,找准压力源。 心理压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说到底仍然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找到它的源头。从以上分析,我们教师的心理压力源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1.职

4、业特点教师的工作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很多知识上不再比学生“闻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动摇和影响,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再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赖、孤僻、缺乏集体意识和劳动观念、意志薄弱等。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我们工作中的难题增多了,已有的老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新

5、的理论和方法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因此也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2.教师本人我们自己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我们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如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失败或者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等而引发心理压力,或者正好相反,缺乏自信心,徒增烦恼。二是我们自己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如追求功名思想过重、患得患失、追求自我人格完美无缺,听不得不同意见或者同行友情提示,我行我素、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

6、心理压力(如不愿意换位思考、自我反思等,所以出现问题总是在寻找客观原因等)。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包括了一系列的因素。首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这种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固然现在领导也在说不以老师所带班级成绩作为衡量老师水平的唯一标准,但其实这种情况依然存在)。他们要求老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社会对老师在培养学生及

7、遵守行为规范方面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也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脑体倒挂导致老师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富的大款与老师长期的贫困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超负荷的劳动负出、劳动创造出来的巨大的潜在价值、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次,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不正之风的蔓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成就动机难以实现,因而造成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  明确了心理压力源,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心理压力,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用自己

8、的实际行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方法。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不能改变社会和别人,但我可以改变自己!只要我们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对我们从事的教育这个职业不断研究,必定能发现其规律;认真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一定能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同时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文化和品德素养,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设置合适的目标,淡泊名利思想,自我完善人格。当然我们也可以不失时机地向社会广泛宣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