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

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

ID:58035265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8

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_第1页
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_第2页
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_第3页
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_第4页
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谷城县冷集镇双桥中心小学吴桂芝科学课是以实验和活动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活动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课的教学必须重视实验。那么,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在小组合作实验中培养合作、探究意识1.积极开展探究实验,增强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科学探究活动的进行需要学生相互间的合作,我们有必要给学生合理分组。划分组时要先考虑四人小组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这种个性差异包

2、括学生的智力、兴趣、技能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优势选择合适的岗位,比如操作员、汇报员、记录员、材料员,分工明确后,让学生各尽其能。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议,鼓励学生间的竞争和合作。教师一定要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建、完善、建设做为实验教学的一个重点来抓,为科学探究的进行做好准备。2.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沉浮的秘密》这一课时,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我出示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盆子里。马铃薯

3、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这时候学生说:“噫,这个水是怎么回事?”有的就说:“能浮的那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学生说盆里的水是盐水,这时,我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我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接

4、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盆水是盐水?学生思考之后说:“做一杯盐水试试看。”于是,分小组做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学生十分开心。像这样的过程充满探索性,孩子们很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一堂课上下来也很顺。这个过程是个推理的过程、证实的过程、质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本质都隐含在这个“是不是盐水?”的活动当中。 二、实验方法简单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生有一种哲学叫减法:化复杂为简

5、单,化多为少,化粗为精。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在科学的实验里如果我们尝试一下哲学减法,减去空洞、减去迷茫、减去复杂、减去重复……1.科学实验方法简单化小学科学《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课中,第一个实验让学生设计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实验报告见下表: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在空气中的重力在水中的重力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实验时,学生习惯挂上一只钩码按记录表要求分三次实验,可问题纷至沓来,有的小组汇报说“钩码怎样算小部分浸入,大部分浸入?”;有的小组问“测力计的指针只上升了一

6、点点怎样读数据?”等问题。因为是分组实验,我们一般提供的重物是钩码。实验用的钩码的质量是50克,重量约是0.5牛顿,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约是0.1牛顿,而学生用的圆筒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0.1牛顿。由于钩码高度小,要使一个钩码在水中分几个层次浸入,学生不易把握,且数据在测力计上也很难反映出来,原因在于这个变化在最小刻度0.1牛顿以下。我在教学做这个实验时,因地制宜变更实验材料,让学生每组准备一个剪去顶部的矿泉水瓶,1号干电池三节。把三个干电池用透明胶带绑成条状。让学生把三个干电池看作是一个整体,使其浸入水中一节为“小部分浸入

7、水中”,浸入水中两节为“大部分浸人水中”,三节浸入水中为“全部浸入水中”。这样,学生容易把握好浸入水中的干电池数,且每浸入水中一节干电池就有了0.45牛顿的浮力变化,数据大效果明显(这就是不采用钩码的原因)。三次实验以后,学生通过数据的观察与分析后,很轻松地找出了水中物体浮力大小变化的规律。2.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围绕实验搜集资料,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整理资料,做到有效地汇报、展示材料。教师应强调对资料进行适当地整理,如划出资料中的要点、摘录有关重点、并熟记于心,说明信息来源等,实验前教师再做一些了解、指导,这样

8、交流、汇报效果就会更好。当然,学生有效地整理、汇报资料要经过一个由扶到放逐步进行的过程。进行实验准备不能拘泥于教材,做到简单化,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科学教学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教材所列举的认识对象或选用的材料,是当地所少见的或家庭中所没有的,学生可以自行选用较为普遍的而又更能符合编写意图的科学事物或实验材料,做到能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