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ID:5803823

大小:310.0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7-12-25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_第1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_第2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_第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_第4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一中国古代史【2011年考纲要求】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增加西周政权的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原表述为中央官制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政治

2、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原表述为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增加民间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主要经济政策:农抑商;“海禁”与“闭关守国”。(增加“闭关守国”)3.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

3、展(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子与老子的思想;(增加老子的思想;删除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表述为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朱理学;陆王心学。(增加陆九渊的内容)(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汉字与书画: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

4、征。(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4)戏曲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复习指导】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先秦即起源奠基时期、秦汉即形成和发展时期、隋唐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宋元继续发展时期、明清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把握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一、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夏商西周时期形成的农耕经济的雏形;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即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理解春

5、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商鞅变法)、经济形式(小农经济)、思想文化(儒家思想)。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准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小农经济的产生,儒家思想

6、的形成,商鞅变法【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教学过程】一、中国古代历史大系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前。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476年。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包括战国时期、秦、西汉和东汉;三国、西晋和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前期)。二、夏、商、周(三代)(一)重大事件: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启实行王位世袭制;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周;周公辅佐成王平叛;武王和周公两次大规模分封;公

7、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①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②特点:以宗法血缘关系的主要基础;层层封受;地方分权。(2)宗法制:①规定宗族内部嫡庶关系的制度,由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嫡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②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在同姓宗族中实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具有政治制度性质。③作用

8、: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三)夏商周的社会经济1.土地制度:实行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具体反映在西周的井田制上。特点是:通过分封制受田;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无权转让与买卖;需交纳贡赋。2.官府手工业和官营商业在手工业和商业中占垄断地位,春秋战国时这种局面被打破,出现民营、家庭手工业和私商(民间商人)。3.商朝出现青铜农具,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世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