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

ID:40240196

大小:3.90 MB

页数:190页

时间:2019-07-28

中国古代史专题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适合选历史的同学:(1)能吃苦,学习勤奋踏实(每天背书1个小时左右;每天默写半个小时左右,1年半的时间每天都是,贵在能坚持);(2)对学历史有一定悟性(历史科的“多”和“难”);(3)学习时间要有保证。2.最近学习要求:(实战演习)(1)上课做笔记和课后整理笔记,回家后1小时背书;(2)下次课默写;1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专题一:古代政治制度专题二:古代经济发展专题三:古代民族关系专题四:古代对外关系专题五:古代政治思想专题六:上海史专题七:史学史2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问题一、国家形态的演变二、集权体制的发展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三、选官制度的沿革(参见冲刺部分)31.“多元一体”的方国联盟(商)2.“天下共主”的封邦建国(西周)3.从秦到清的专制帝国(前3世纪-1912)一、国家形态的演变41.“多元一体”的方国联盟学界认为:远古时期国家是一种松散的联合体和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架构。国王成为“天下共主”至少是到公元前11世纪以后才逐渐成熟的。(1)我国大致何时进入出现了早期国家?提出这种判断有何历史根据?(见ppt5)(2)为什么说,我国早期的国家形态是一种松散的“多元一体”架构?为何会是这种国家形态?多元:

3、众多方国并存,是方国联合体,如夏商周就是前后依次更替、又是同时并存的王朝。一体:商王是“方国联盟共主”。原因:受制于落后的生产力。一、国家形态的演变5文献——表明权力传承上已是世袭制文献和考古相互印证,证明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这些都是国家机器《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是最早王国考古(与文献在时间、地点上最吻合的就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玉器、青铜时代——二里头的时间(在良渚文化之后和商文化之前)、地点(和文献记载夏王朝的地点一致)、出土文物——夏文化具备从邦国走向王国的特征玉器和青铜器大多是礼

4、器,说明是礼制社会体现王权与社会分化百官、军队、刑法、监狱公天下到家天下(《礼记》“大人世及以为礼”)争论:目前二里头遗址是不是夏文化的遗址,因无直接文字出土,目前尚在存疑中。定论:二里头遗址体现王朝特征;文献中有夏存在。“神话”中的夏:教材2-6页:禹死后,其子启杀掉公推的继承人启,开创“家天下”的王位继承方式。夏。公元前21世纪。6(3)公元前11世纪以后,国王成为“天下共主”的国家形态是如何逐渐成熟的?(4)在你看来,这种国家形态有何突出特点?存在哪些隐患?2.“天下共主”的封邦建国A、分封制度,天下归

5、家(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宗法制,天下归嫡(嫡长子继承制)C、礼乐制,天下归心周成王时,“天下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实现一体化,“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特征:世卿世禄,嫡长子继承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重人事。(商重鬼,周重人——儒家思想来源)隐患:诸侯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坐大,演变为分裂割据势力。(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6、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一、国家形态的演变73.从秦到清的“专制帝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的500年间,中国社会在动荡中实现着社会转型。就国家形态而言,也是一个“除旧立新”的蜕变期。(1)概述这500年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简要加以说明。(2)指出国家形态“除旧立新”的演绎路径。一、国家形态的演变81.动荡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动荡纷争;2.社会大变革、转型期(2次社会转型):a.经济领域的变革是最深刻的变革⑴生产力:⑵经济制度(土地制度):⑶生产关系:⑷社会分工加速:铁制农

7、具和犁耕技术。(铁制农具取代青铜工具)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由井田到私田)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出现。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私人手工业与商业的活跃。b.社会风气:c.政治上:内政改革,大国兼并小国,推动封国向帝国转型追逐利益、实力竞争(1)各诸侯国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内政改革,奖励耕战,促使土地私有制确立,世卿世禄制度向军功地主转型。成功典型:商鞅变法。(2)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西周“封邦建国”体制崩溃,逐渐形成了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由封国到帝国;由分裂到统一)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礼乐文化-礼崩乐坏

8、,百家争鸣)(直至汉武帝时期定型)d.文化上:前8世纪——前3世纪社会时代特征29前8世纪——前3世纪国家形态“除旧立新”的演绎路径封邦建国————礼崩乐坏,诸侯混战——大国吞并小国,西周“封邦建国”体制崩溃,逐渐形成了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10(3)“天下共主”的封建国家形态被肢解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4)在500年的分裂中,存在着哪些统一的因素?为什么秦国能够最终肩负起统一大业?(5)秦朝是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