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建设性建议2016.doc

体育建设性建议2016.doc

ID:58050057

大小: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9

体育建设性建议2016.doc_第1页
体育建设性建议2016.doc_第2页
体育建设性建议2016.doc_第3页
体育建设性建议2016.doc_第4页
体育建设性建议2016.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建设性建议2016.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体育建设性建议富源中心学校于海洋小学学校体育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是培养学校体育人才的重要环节,课余训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展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问题。因此,搞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不仅能推动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也能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提供帮助。小学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分析一、学校领导对课余体育训练的态度现在各小学学校领导对课余体育训练都有正确的认识,对训练工作的开展也非常重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本来就是不矛盾的,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

2、进的。而现在个别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在开展具体的课余训练工作时产生许多困难,使训练不能持续、稳定、健康的进行下去。1.课余体育训练的基本保障体育教师的情况5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训练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其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水平和参加比赛成绩的好坏。体育教师应该把系统的理论知识运用于课余训练的实践,从而使课余训练更加科学,提高训练水平。然而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对课余体育训练的认识不够清楚,不知道如何科学的进行课余训练,不知道中小学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不同,训练内容也应区别对待,而不

3、是一味的追求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的提高。中小学学校几乎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一般体育教师不仅要承担课堂教学任务还“兼职”做体育教师。一名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一般每周有10余节体育课,加上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等工作,再花相当多的心思和精力在课余体育训练上,显然有些不堪重负。再加上很多体育教师不是专业体育体育教师出身,缺乏体育运动训练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指导学校课余训练的实践经验,不能对中小学生有特点的针对性的训练,很难科学的指导课余训练。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性课余体育训练工作是一项巨大的人才培养工程。科学的训练方法是保障训练工作出成效的基本保证。在训练中,指导教师要遵

4、循教学训练的一般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育成长的生物学规律,树立科学的训练观,这对促进学生锻炼的兴趣,提高训练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运动技术的指导。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还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训练中,一步一步地适应并提高。例如,800米跑的训练,首次练习不能让学生一次性跑完全程,可让学生在跑与走的交替中,或用慢跑的形式逐步完成。随着训练的进行,再逐步提高要求,渗透运动技术。二是避免大强度的训练。大强度训练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也容易使关节韧带受伤,导致学生对

5、训练产生畏难发愁心理,这对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对培养刻苦的训练作风都无益。科学的训练应该是强度小总量大,运动量随训练时日的增加而增加,这样可保证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三是训练要有系统性。从基础做起,在运动技术上进行系统的指导,切不可为了一时的成绩和名次采取“拔苗助长”式的训练方法,使一些有发展前途的运动苗子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学习而中途夭折,这不利于体育人才的长期培养与输送,违背了训练的规律性。课余训练的科学性是学校训练工作的基础保障。在学校课余训练中,训练手段和方法的科学化对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水平的提高和运动负荷的安排有密切关

6、系,因此训练负荷的安排应遵循人体生理规律,合理有效,并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以此达到课余训练的最佳效果。训练场地设施在同一场地,5重复进行同一内容的训练,学生难免产生倦怠情绪。教师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就地取材,拓展新的训练空间,灵活安排活动场地和内容。农村有广阔的原野,绿茵茵的草地,松软的沙滩,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开展越野赛和田赛,效果并不亚于专用场地。城市学校可利用校外小路、郊区山地开展训练。还可引导学生利用上学放学的道路,计时跑步。利用自然条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的愉悦体验中接受锻炼,热情会更加高涨。应该注意的是,山路原野存在

7、诸多不安全隐患,训练前,教师对训练场地的环境状况要了然于胸,训练中,教师要跟踪监护,以保证学生能安全顺利地完成任务。训练时间根据运动训练学的规律,训练时间是训练水平持续稳定提高的一个重要保证。课余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运动成绩的提高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的保证。即使本身具备很高水平的运动员,没有充足的训练时间,运动水平也会下降。中小学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训练时间,由于受学校学制和课时的限制,很难按照训练学的规律制定多年或全年训练计划。课余训练时间的充分与否是制约训练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训练时间得不到基本保证,体育教师无法安排系统的训练内容,从而训练质量就无法

8、得到保证。训练经费训练经费是课余体育训练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学校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