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doc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doc

ID:58062352

大小:20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1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doc_第1页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doc_第2页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班级:;姓名:;同组人:日期:;室温: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实验掌握气相色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2、理解气相色谱分析仪的组成,了解GC-14B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二、实验原理:(一)气相色谱流程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仪器由下列部分构成:气路系统、进样系统、柱分离系统、温控系统、各类检测器。气相色谱法用于分离分析样品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气相色谱过程示意图1、高压钢瓶:载气N2----流动相,2、经减压阀,3、净化器,4,流量调节器,5,转子流速计,6、气化室,7、

2、色谱柱,8、检测器。待测物样品注入到色谱分离柱柱顶并被蒸发为气体,以载气(指不与待测物反应的气体,只起运载蒸汽样品的作用)将待测物样品蒸汽带入柱内分离。气化室与进样口相接,它的作用是把从进样口注入的液体试样瞬间气化为蒸汽,以便随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样品随载气依次带入检测器,检测器将组分的浓度(或质量)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放大后,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即得色谱图。(二)色谱柱分离原理……(三)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原理……(四)FID检测器的检测原理……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日本岛津GC-14B气相色谱仪,配FI

3、D检测器;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载气为氮气:35Pka、空气:55Pka、H2:70Pka、色谱柱温度:850C、气化室温度:1500C、检测器FID温度:1800C;进样量:0.4µL。2、试剂:环己烷、苯、甲苯(均为A.R.),混合样。3四、操作步骤:(一)操作前的准备1、气体流量的调节(1)载气(N2):开启氮气钢瓶,缓缓旋动低压阀的调节杆,调节至约0.6MPa,开启主机上载气进口压力表(P),使表压指示为50KPa,开启载气流量表(M),调节氮气流量至实际操作量。(2)空气:打开空气压缩机的放水开关,放水后,启动空气压缩机

4、,主机压力调至约50KPa。(3)氢气:等柱温箱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打开氢气钢瓶的阀门,主机压力调至约50~60KPa。(二)主机及工作站操作:1、接通稳压器电源,开启主机电源,四灯均亮时,打开计算机。2、双击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进入采样通道界面,选择通道1,点击“实验信息”按钮,填入相关实验信息;点击“方法”按钮,选择“积分参数”为“面积”,“积分方法”为“归一化法”;在“采样控制”输入数据保存路径,输入实验样品名称,点击“采用”按钮。3、在主机键盘设定色谱柱、进样口及检测器温度,按下主机上的加热开关及键盘上的START,

5、开始加热。4、若使用氢火焰检测器,加热到设定温度后,适当调小空气流量,(即按下流量表中的IGNIT按钮)用点火器点火。5、在计算机上点击“数据采集”按钮,点击“查看基线”,待基线平稳后用注射器进样。6、分析完毕后,按下“停止采集”键。在离线工作站将数据调出,打印分析结果报告。(三)关机:1、先关闭氢气,将柱温、检测器和进样口温度调小,让其自行降温,再依次关闭打印机,计算机,色谱主机开关,稳压电源,仪器在测定完毕后继续用载气冲洗整个系统30分钟以上。2、切断电源,关闭除载气以外所有气源,开启柱箱门。3、继续通载气至柱温降至室温附近

6、,关闭载气。4、登记仪器使用记录,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并检查好安全后方可离开实验室。五、数据记录:(附图谱)图1为混合样的色谱图、图2~图4分别为标准品苯、甲苯、环己烷的色谱流出曲线图。六、结果分析:由于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保留时间为一定值,根据标准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混合样各峰的保留时间的对照,可知混合样中:3保留时间为min的峰为甲苯,其在混合样中的含量为%;保留时间为min的峰为正己烷,其在混合样中的含量为%;保留时间为min的峰为苯,其在混合样中的含量为%;保留时间为min的峰为环己烷,其在混合样中的含量为%;七

7、、注意事项:1、氢焰点火前,应检查检测器温度是否在1000C以上,否则不能点火,以防水分冷凝在离子室内,影响电极绝缘性能。2、氢焰点燃后,须及时罩好离子室圆罩,以防外界空气对火焰扰动。以及避免灰尘侵入等。3、使用氢焰时,实验完毕后,应注意关闭氢气,注意安全。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