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doc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doc

ID:58064050

大小:2.36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4-09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doc_第1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doc_第2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doc_第3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doc_第4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壹、目標一、引導學生認識重要的歷史知識。二、培養學生具備蒐集資料,探討歷史問題,進而提升其歷史思維的能力。三、幫助學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四、認識世界重要的歷史發展,培養學生尊重各種文化的開闊胸襟。五、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充實其生活內涵。貳、核心能力經由歷史教學,期望能培養學生具備下列核心能力:一、表達歷史時序的能力(一)能運用各種時間術語描述過去,並認識幾種主要的歷史分期方式。(二)能認知過去與現在的不同,並建立過去與現在的關聯性。二、理解歷史的能力(一)能就歷史文本,掌握其內容與

2、歷史意義。(二)能設身處地瞭解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三)能從歷史脈絡中,理解相關歷史事件、現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三、解釋歷史的能力(一)能對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提出解釋。(二)能對相關歷史事件、現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提出評價。(三)能分辨不同的歷史解釋,說明歷史解釋之所以不同的原因。四、運用史料的能力(一)能根據主題,進行史料蒐集的工作。(二)能辨別史料作為解釋證據的適切性。(三)能應用史料,藉以形成新的問題視野或書寫自己的歷史敘述。參、時間分配高中一、二年級,每學期二學分,每週上課二節。一年級第一學期為臺灣史,第二學期為中國

3、史。二年級第一學期前半段為中國史,後半段為世界史,第二學期為世界史。肆、教材綱要編輯凡例說明1、本課綱中之「單元」、「主題」及「重點」,都必須含括在教科書之中。「單元」、「主題」及「重點」之標題,編者可以參考或重新設計,不必完全援用。2、課綱右欄中之「說明」,是針對該「單元」、「主題」及「重點」的解釋,提供相關使用者參考。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應以「說明」欄中的知識為基礎;凡說明欄中提及應包括的事項,務必編寫於教科書中。編者可依照各單元的順序,自行安排撰寫歷史脈絡,不必逐條照列「說明」欄中條列式之細目。           

4、          高一第一學期表1 臺灣史                                                            高一第二學期與高二第一學期前半段表2 中國史                                                                  高二第一學期後半段與第二學期表3 世界史 伍、實施方法一、教材編選(一)高中一年級第一學期為臺灣史,第二學期為中國史。二年級第一學期前半段為中國史,後半段為世界史,第二學期為世界史。學生進入高

5、中,學習歷史的態度與方法應與國中時期有所不同;高中學生應該比國中學生更加強「理解過去」,培養歷史科的「核心能力」為主。臺灣史正是高一學生最為熟悉的歷史知識內容,最容易引導學生藉由史料運用、歷史理解與歷史解釋的討論,達到教學目標。學生經由高一上學期的練習,可以將學習方法運用於今日臺灣傳統文化來源的中國史,以及與我們目前情況息息相關的世界史等課程上。教科書的編者應該對於基本架構有所了解。(二)高一、高二之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都採略古詳今之原則。各冊以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之整體史為教學內容。臺灣史之主題在於讓學生從自己成長的地方

6、培養自主的歷史思維。中國史的主題在於讓學生瞭解中國的歷史傳承,以及近代史上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編寫教科書時,應參考國中歷史教材,如果內容重複時,高中課本應簡略說明即可。世界史的教材,應從全球的視野呈現一套世界史架構,不宜將東西世界的歷史寫成完全孤立的章節。(三)教材應能反映當今歷史學界之重要研究成果。(四)內容大綱中之單元、主題、重點與說明為教材編撰之依據。單元、主題之標題,編者可以參考或重新設計,不必完全援用。(五)  文字敘述應力求流暢易讀。所附文字資料,若嫌艱深,在符合作者原意的原則下,加以改寫。地圖、圖片、表格等各種資料

7、,應與課文內容相配合。(六)編寫教材內容,應考慮到實際講授及各種教法運用所需時間,而做適當安排。(七)教材所用年代以西元為主,重要年代下附注相關紀元。(八)外國人、地、物譯名,以部頒統一譯名為準;無統一譯名者,以最適當、最普遍者為準,並於初現時附注英(外)文原名。(九)教師手冊應配合教科書,提供補充資料與相關文獻等,並配合教學目標、核心能力設計適當教學活動,以利教師教學參考之用。教師手冊應與教科書同時出版,以利於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二、教學方法(一)教學時需考量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經驗(包括誤解、成見、特定

8、立場、生長背景等),預先擬定適切之教學計畫,提供適當之教材,並根據教學實際狀況修正、調整。不同學生彼此的能力差距甚大,應提供學生個別表達、陳述的機會以瞭解學生,以有利於教學目標與核心能力的達成。(二)綱要內容與核心能力相輔相成,綱要內容是理解過去的基礎與材料,核心能力是學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