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克隆》说课稿.doc

《神奇的克隆》说课稿.doc

ID:58068743

大小:3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2

《神奇的克隆》说课稿.doc_第1页
《神奇的克隆》说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神奇的克隆》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7《神奇的克隆》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2709]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十册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神奇的克隆》,下面我从教材的特点,设计的理念,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我先来说一下教材:《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科普文章。文章分四个版块先介绍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的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克隆知识。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

2、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能力目标: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以上目标我指定本课教学重点如下: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

3、难点:1.结构安排巧妙新颖。2.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科学道理深入浅出。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主,整合教学资源(目标、内容、手段等),追求教学倡简,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上,即循文品“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文本内涵,关注人类生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五大部分进行: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

4、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导入必须马上抓住学生的眼球,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导入对象,如本文我就以“如果你是一个球迷,你一定希望世界上多一个“罗纳尔多……”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对什么是克

5、隆、它究竟是如何进行运作、为何会有这么神奇的力量等问题产生浓厚的追问兴趣。调起他们的胃口,我再引入概念解说,即使再枯燥学生也会认真听讲。)第二环节:整体入手,理清顺序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学生自主学习后,讨论交流。第三环节:精读课文,学习写法(一)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

6、繁殖”部分。2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充分利用反思维质疑,激发兴趣。作者在介绍什么是克隆时,本身一句话就可以说完,居然用了四个自然段。这是不是太啰嗦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习本段的写作方法”这个难点也迎刃而解。)(二)学习第五自然段: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2、第一只克隆羊

7、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三)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开展辩论赛,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出观点,活跃思维,在辩论中明确观点。2、教师引读(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

8、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起引导作用,但绝不能替代学生的阅读经验。而只有营造出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教师抛出问题,而后作为旁观者,在必要时调动气氛或适时的调整学生的语言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