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操作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培训.ppt

心电图操作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培训.ppt

ID:58070374

大小:29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9-05

心电图操作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培训.ppt_第1页
心电图操作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培训.ppt_第2页
心电图操作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培训.ppt_第3页
心电图操作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培训.ppt_第4页
心电图操作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培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电图操作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培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电图操作基本技能 和注意事项李书琴心电图导联将两个电极置于人体表面任何两点,用导线与心电图机中的正负极两极相连,就可将这两点间的电位差导入心电图机,从而描出一系列心电波,这种连接方法和装置称为心电图的导联。目前常用的有3个标准导联、3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和6-12个胸前导联。标准导联是将正、负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右上肢、左上肢而构成,故称为双极肢体导联。Ⅰ导联:正极接左上肢,负极接右上肢。Ⅱ导联: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右上肢。Ⅲ导联: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左上肢。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将心电图机中电流计的负极与中心电端连接,正极连

2、接到某一肢体上(称为探查电极),这样导出的心电基本上代表了正极一端的实际电压。aVR为单极加压右手导联,探查电极接右手,无干电极接左手和左足。aVL为单极加压左手导联,探查电极接左手,无干电极接右手和左足。aVF为单极加压左足导联,探查电极接左足,无干电极接右手和左手。胸前导联常规心电图胸前导联有六个,即V1-V6。V1: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位于V2-V4连线的中点;V4:位于左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位于左侧腋前线平V4导联;V6:位于左侧腋中线平V5导联。胸前加做导联后壁导联

3、即V7—V9导联,具体位置是:V7:位于左侧腋后线平V5导联;V8:位于左侧肩胛线平V5导联;V9:位于左侧脊柱旁开2cm处。右室导联即RV3、RV4、RV5导联,具体位置是:RV3:探查电极放于右胸壁,相当于V3的位置。RV4:探查电极放于右胸壁,相当于V4的位置。RV5:探查电极放于右胸壁,相当于V5的位置。心电图操作规范为获得一份规范标准、质量可靠的心电图,除具备合格的心电图机外,还必须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及患者的配合。具体事项如下:1、安静状态下,嘱咐患者全身放松呈仰卧位平躺在床上,四肢不要触碰床的金属部分,

4、记录过程中不要活动、不要说话,告知患者心电图检查对身体无伤害,是个很简单的检查,不要紧张,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如果是运动后的患者,应稍作休息后再做检查。如确因病情限制不能平躺的患者,可以选择坐位,但记录结束后应注明坐位。2、用生理盐水(导电功能)涂擦于患者前臂内侧,红、黄、绿、黑四个肢体夹子按右上----左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夹住患者前臂,肢体夹上的电极板对应放在患者前臂内侧涂水处。•需要注意的是:肢体夹子必须夹对、夹好,尤其是红、黄两个上肢的夹子绝对不能放错。如遇四肢不全患者,如果缺失的是一侧下肢,则两

5、个下肢肢体夹子(即绿、黑色)可同时夹在健全的肢体上;如果缺失的是一侧前臂,可把该侧肢体夹夹在其上臂处;如果整个上肢缺失,可把该侧肢体夹夹在其缺失肢体侧肩头。但红、黄色肢体夹绝对不能夹在同一侧,也绝不能互换。3、常规心电图胸前导联有六个,即V1_V6导联,如病情需要(比如下壁心梗可疑伴后壁、右室心梗的患者)加做后壁导联V7-V9及右室导联RV3-RV5,并于记录结束后及时标注加做的导联。•胸前导联电极位置必须安放准确,因为不同位置描记的心电图不同,高一肋间或低一肋间可以导致QRS-T波振幅的改变。•描记中必须把吸球接紧

6、皮肤,吸球间不能互相碰触。•国际指南建议:女性患者电极应该放在乳房下,这样能真实反映心电数据,避免误诊。如果是右位心患者,除按正常导联连接顺序做一份心电图外,还需左右手肢体夹子互换,胸导联位置右移再做一份心电图并标明。右胸导联位置和左胸导联位置相对应,只是位置右移。4、按心电图机操作程序描记心电图,记录过程中要求每个导联必须最少记录3-5个可分析的QRS波群,描记的心电图形必须基线平稳,图像清晰。如遇心律失常病例则应相应的加长记录时间。心电图伪差1、交流电干扰:心电图机具有很高的灵敏性,极易受外界电流干扰而造成心电图

7、上的伪差。其特点是在全部导联中都可以看到一种很有规律的每秒50-60次德纤细波形。干扰较重时可使心电图形无法辨认,轻者使心电图不整齐美观。一旦干扰出现,应立即寻找干扰源并排除之。常见的干扰源有:①周围环境有交流电用具;②病人肢体触铁床;③电极板不洁或生锈,电极板下皮肤准备不得当,电极板绑的过紧过松;④导联线(或地线)接触不良或断裂;⑤心电图机自身故障。2、肌肉震颤:干扰的频率多在10-300次,其特定为一列快速不规则的细小芒刺样波,使心电图波形失真,甚至无法辨认,易误诊为心房颤动波。引起肌肉震颤的原因:①被检者精神过

8、分紧张;②室温过低;③电极板与皮肤接触太紧;④检查床过窄,使四肢肌肉不能松弛;⑤病理性抽搐和颤动,如甲亢、震颤性麻痹等。3、心电图基线不稳:基线上下摆动或突然升降,影响对ST-T的正确判断。一旦出现,应立即找原因并纠正。常见的原因有:①描记心电图时病人移动身体或四肢;②呼吸不平稳而致胸导联心电图基线不稳;③电极板生锈、导电糊涂擦过多或过少;④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