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经络与腧穴课件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课件

ID:5808458

大小:291.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7-12-13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课件_第1页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课件_第2页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课件_第3页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课件_第4页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足少阴经络与腧穴第一节足少阴经络一、足少阴经脉(一)经脉循行原文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膕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灵枢经脉》词解邪走:邪通斜。从小指下斜行走向足心涌泉穴。然骨:指内踝前突起的舟骨粗隆。别入:意指分出一支进入脚跟中。贯脊:指由长强穴沿脊上行,先属肾,再下络膀胱。语释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上行于

2、腿肚内侧,出腘窝内侧,向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长强),属于肾(腧穴通路:还出于前,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终止于锁骨下缘俞府穴),联络膀胱。    其直行的支脉从肾上贯肝过膈,入肺中,循着喉咙,上挟舌本,其支脉从肺出来络心,注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交接。(二)经脉病候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慌慌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骨内后廉痛,痿、厥

3、,嗜卧,足下热而痛。——《灵枢经脉》词解漆柴:形容病则面色发黑,如漆如炭。喝喝:为气喘声。慌慌:指视物不清。骨厥:肾主骨,指本经脉所过部出现的症候。肠澼:肠间水也。此指泄泻病症。痿、厥:痿,指下肢软弱;厥,指逆冷。语释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饥渴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像漆炭,咳嗽痰唾带血,喝喝气急,坐下想起来时,感到两眼昏花视物模糊不清,心像悬空而不安,有似饥饿;肾气虚的容易发生恐惧,心中怦怦跳动,好像有人要捉捕他;这还可发生“骨”方面的深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酸痛等症。本经穴主治“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口热,舌干燥,咽部发肿

4、,气上逆,咽头发干而痛,心内烦扰且痛,黄疸,腹泻,脊柱、大腿内侧后边痛,萎软、厥冷,喜欢躺着,脚心发热而痛。二、足少阴络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灵枢经脉》语释足少阴络脉,名大钟,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走向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过腰脊部。其病症,脉气逆厥,可见心胸烦闷。实证,见小便不通利;虚证,见腰痛。可取足少阴络穴治疗。(三)足少阴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

5、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灵枢经别》语释足少阴经别在腘窝部分分出,与足太阳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脏,在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分出来,归属于带脉;其直行的继续上行,联系于舌根,再出来到项部,会合于足太阳经。四、足少阴经筋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下边,入足心部,同足太阴经筋斜走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回合;向上结于胫骨内髁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行,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膂(脊旁肌肉)里挟脊,上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其病症,可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证侯,病在足少阴经筋,主要有痫

6、证、抽搐和项背反张等症,病在背侧的不能前俯,在胸腹侧的不能后仰。背为阳,腹为阴,阳筋病,项背部筋急,而腰向后反折,身体不能前俯,阴筋病,腹部筋急,而身不能后仰。第二节足少阴腧穴1.涌泉(Yongquan,KI1)【定位】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跖)前1/3凹陷处。【功效】开窍,宁神。【主治】1.神志疾患2.头面五官疾患3.肾虚哮喘4.流涎足心热。【刺灸】直刺0.5~1寸。【备考】井穴。为回阳九针穴之一。【配穴】回阳九针穴哑门劳官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 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针灸大成》回阳九针穴哑门、劳宫、三阴交

7、、涌泉、太溪、中脘、环跳、足三里、合谷九穴为临床急救常用的有效穴位,用于治疗晕厥、肢冷脉伏,阳虚欲脱时施术可回阳救逆挽救生命。称为回阳九针穴。2.然骨(Rangu,KI2)【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功效】滋阴补肾,清热利湿。【主治】1.男女生殖系统疾患2.咽痛,消渴,小儿脐风,口噤。3.足跗肿痛。【刺灸】直刺0.5~0.8寸。【备考】荥穴。【配穴】3.太溪(Taixi,KI3)【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功效】益肾清热,强腰健膝。【主治】1.肾脏疾患2.妇人疾患。3.神志疾患4.胸肺疾患5

8、.五官疾患6.其他【刺灸】直刺0.5~0.8寸。【备考】输穴,原穴。【配穴】4.大钟(Dazhong,KI4)【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功效】滋肾清肺。【主治】癃闭,遗尿,便秘,咳血,气喘,痴呆。【刺灸】直刺0.3~0.5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