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ppt

2016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ppt

ID:58096378

大小:2.59 MB

页数:46页

时间:2020-09-05

2016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ppt_第1页
2016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ppt_第2页
2016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ppt_第3页
2016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ppt_第4页
2016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 磁  场第1讲 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考纲考情三年8考 高考指数:★★★★1.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Ⅰ2.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Ⅰ3.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Ⅰ4.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Ⅱ【知识梳理】知识点1磁场、磁感应强度1.磁场:(1)基本性质: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_______的作用。(2)方向:小磁针的____所受磁场力的方向。磁场力N极2.磁感应强度:(1)定义式:B=___(通电导线垂直于磁场)。(2)方向:小磁针静止时____的指向。N极知识点2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1.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_____方向

2、都跟这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2.常见电流的磁场:切线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安培定则知识点3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1.安培力的方向:(1)左手定则。①伸出左手,让拇指与其余四指_____,并且都在同一个平面内。②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_____方向。③_____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2)两平行的通电直导线间的安培力:同向电流互相_____,异向电流互相_____。垂直电流拇指吸引排斥2.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大小:当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导线方向成θ角时,F=_________。(1)当磁场与电流_____时,安培力最大,Fmax=BI

3、L。(2)当磁场与电流_____时,安培力等于零。BILsinθ垂直平行【思维诊断】(1)小磁针N极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该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2)磁场中的一小段通电导体在该处受力为零,此处B一定为零。()(3)由定义式B=可知,电流强度I越大,导线L越长,某点的磁感应强度就越小。()(4)磁感线总是由N极出发指向S极。()(5)在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6)安培力的方向既跟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又跟电流方向垂直。()(7)安培力一定不做功。()提示:(1)√。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磁场方向也就是小磁针N极受力的方向。(2)×。当B∥I时,F=0

4、,可见,通电导体受力为零,此处的磁感应强度B不一定为零。(3)×。公式B=是磁感应强度的比值定义式,磁感应强度是与电流I和导线长度L无关的物理量。(4)×。磁感线是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是由N极指向S极,在内部是由S极指向N极。(5)√。磁感线的疏密是根据磁场的强弱画出的,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磁感线越稀疏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小。(6)√。安培力的方向既垂直于磁场方向,又垂直于电流方向,即垂直于磁场与电流决定的平面。(7)×。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与导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小题快练】1.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A.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

5、等,Ba>BbB.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a

6、。3.下面的几个图显示了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力,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C。对通电导体用左手定则判断可知C选项正确。4.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L、三边电阻相同的正三角形金属框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若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从A点流入,从C点流出),电流强度为I,则金属框受到的磁场力为()A.0B.ILBC.ILBD.2ILB【解析】选B。可以把正三角形金属框看作两根导线并联,且两根导线中的总电流等于I,由安培力公式可知,金属框受到的磁场力为ILB,选项B正确。考点1安培定则的应用和磁场的叠加1.安培定则的“因”和“果”:2.磁场的叠加:磁感应强度为矢量,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7、原因(电流方向)结果(磁场方向)直线电流的磁场大拇指四指环形电流及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四指大拇指【典例1】(多选)(2014·海南高考)如图,两根平行长直导线相距2l,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恒定电流;a、b、c是导线所在平面内的三点,左侧导线与它们的距离分别为、l和3l。关于这三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比c处的大B.b、c两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C.a、c两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